1949年2月当地解放后由六安县城区析置,属江淮解放区。治所即今安徽六安市。同年4月改属皖北行署区。5月裁撤,并入六安县。1978年复设六安市。
亦名株树潭镇。即今江西万载县西南株潭镇。《清一统志·袁州府》: 珠树潭巡司 “在万载县。明初置铁山巡司,本朝乾隆三十年移驻于此”。在江西省万载县西南部、锦江上游。面积88.6平方千米。人口5.1万。镇
又称门岭县。1933年7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会昌、寻邬二县析置,驻筠门岭圩 (今江西会昌县南筠门岭镇)。1934年5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粤赣省设。1933年由会昌县南部、寻邬县北部相邻地区析置。治筠门
在今山东鄄城县东北。《资治通鉴》:五代梁贞明四年(918),“贺瓌、谢彦章将梁兵屯濮州北行台村”,即此。在今山东省鄄城县东北。五代梁贞明四年(918年),晋王军于麻城渡,梁将贺环等屯濮州北行台村,相持
即今浙江宁海县东南八十里旗门乡(东岙)。明设巡司于此。清康熙时设把守驻防。
即姑苏山。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南。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15: 姑苏山 “一名姑胥”。
在今河北丰南市或滦南县境。 《金史·地理志》 滦州石城县:“长春淀旧名大定淀,大定二十年更。”
又名江夏口。在今湖北监利县西。即古夏水通长江之口。《水经·江水注》:江水“又东径公安县北……大江又东左合子夏口,水左迆北出,通于夏水,故曰子夏也”。又称江夏口,在今湖北省监利县西。为古夏水通长江之口。
西魏改南上洛郡置,治所在丰利县(今陕西白河县南)。北周废。西魏改南上洛郡置,治丰利县(今陕西白河县南)。辖境约相当今陕西省白河、平利二县地。北周废。
即仪坤州。治所在今内蒙古克什克腾旗东南土城子镇古城。北宋曾公亮 《武经总要前集》 卷16: “宜坤州,契丹为启圣宗节度,即应天太后所生地也。东至长泊十五里,西南至上京二百里,北至踏弩河二十里,河北至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