馒头山
①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洮儿河上游南之老头山。《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馒头山。同书 《营卫志》: 夏捺钵 “在黑山东北三百里” 吐儿山,近馒头山。薛映 《上虏中境界》: “临潢西北 (应作 ‘东北’) 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 《武经总要·北蕃地理》: “踏弩河 (按: 即今洮儿河),在曼头山北。”
②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梁子湖滨。峻石峭立,潜伏水中,行船者视为畏途。清乾隆时立铁柱于上以为标志。
①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西、洮儿河上游南之老头山。《辽史·地理志》: 上京道有馒头山。同书 《营卫志》: 夏捺钵 “在黑山东北三百里” 吐儿山,近馒头山。薛映 《上虏中境界》: “临潢西北 (应作 ‘东北’) 二百余里号凉淀,在馒头山南,避暑之处。” 《武经总要·北蕃地理》: “踏弩河 (按: 即今洮儿河),在曼头山北。”
②在今湖北武昌县东南梁子湖滨。峻石峭立,潜伏水中,行船者视为畏途。清乾隆时立铁柱于上以为标志。
在今湖南醴陵市北二里。《清一统志·长沙府一》: 姜岭 “相传有姜士会者居此。俗讹为姜维岭。数峰屏峙如障”。
①俗称大寺。在今山西长治县(韩店镇)西北二十里看寺村。清光绪《长治县志》卷3:正觉寺“在城(今长治市)南二十里刊字村。唐太和间建”。寺名取佛经中“登上正觉彼岸”之意。②南朝宋泰始中建。原名延祚寺,又名
在今江苏溧阳县西北。《清一统志·镇江府二》:北湖亭“在溧阳县西北四十五里。唐李白登此望瓦屋山有诗”。在今江苏省溧阳市西北。唐李白曾登此亭望瓦屋山。
即六里堰市。今浙江海盐县西南六里乡。
即牛牧寺。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北。
唐黑水十六部之一。在今俄罗斯滨海边疆区东北捷尔内伊至奥耳加一带。开元十四年(726) 属黑水都督府。《新唐书· 黑水靺鞨传》:黑水靺鞨 “又有拂涅、虞娄、越喜、铁利等部,……拂涅、铁利、虞娄、越喜时时
明置,在今四川中江县。《方舆纪要》卷71中江县:五城驿在“县治北”。
1913年改昌都府置,属四川省。治所即今西藏昌都县。后属西康省。西藏地方政府设昌都宗。在西藏自治区东部、横断山区,北接青海省。属昌都地区。面积1.1万平方千米。人口8.9万。辖3镇、12乡。县人民政府
即春秋战国时之邓邑。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邓襄镇。
西魏置,属遂州。治所在长江县(今四川蓬溪县西南郪口乡长江坝)。北周辖境相当今四川蓬溪、潼南等县地。隋开皇三年(583)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