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邑州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秦州都督府。在秦、成二州山谷间(今甘肃天水市或礼县境)。宝应元年(762)徙于成州之盐井故城(今礼县东盐关镇)。后废。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礼县界。属秦州都督府。宝应元年(762年)定治盐井城(今甘肃礼县东北盐官镇)。后废。
唐开元十七年(729)置羁縻州,属秦州都督府。在秦、成二州山谷间(今甘肃天水市或礼县境)。宝应元年(762)徙于成州之盐井故城(今礼县东盐关镇)。后废。
唐开元十七年(729年)以党项部落置,治今甘肃省天水市、礼县界。属秦州都督府。宝应元年(762年)定治盐井城(今甘肃礼县东北盐官镇)。后废。
即今甘肃武山县东大南门河。《水经·渭水注》: “渭水又东,有落门西山东流,三府谷水注之,三川统 一,东北流注于渭水。” 《元和志》 卷39渭州陇西县: “落门水出县东南落门谷。” 《明史·地理志》 伏
即散关。在今陕西宝鸡市西南。《水经·渭水注》:“渭水又与扞水合,水出周道谷,北径武都故道县之故城西。其水又东北历大散关而入渭水也。”《方舆纪要》卷55宝鸡县:大散关“在县西南大散岭上。自古南北之险要也
在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集北古城。《礼记·乐记》: 武王 “封帝尧之后于祝”,即此。春秋时为齐地,《春秋》 称为 “祝柯”,《公羊传》 作 “祝阿”,《左传》 作 “督扬”。西汉置祝阿县。古邑名。又作祝
在今湖北省钟祥市市内。《新唐书·孟浩然传》: “王维过郢州,画浩然像于刺史亭,因曰浩然亭。咸通中,刺史郑诚谓: ‘贤者名不可斥。’ 更署曰孟亭。”
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魏州。治所即今山东冠县。大业初属武阳郡。唐仍属魏州。宋属大名府。蒙古至元六年 (1269) 升为冠州。古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析馆陶县地置,治今山东省冠县北。属武阳
即沶乡县。在今湖北南漳县西南。《宋书·州郡志》 作祁乡县。古县名。(1)秦置,治今河南省夏邑县东北。西汉永始三年(前14年)封梁夷王子贤为祁乡侯于此。属沛郡。东汉废。(2)又作沶乡、祁阳县。三国魏置,
即今广东连州市东北星子镇。《清一统志·连州》: 星子墟“在州东北六十里。明洪武二年置巡检司。本朝嘉庆二十一年移于阳山县七巩墟,以州判驻此”。即今广东省连州市东北星子。明洪武二年(1369年)置巡检司于
在今湖北武汉市汉阳城区西。《舆地纪胜》卷79汉阳军:汉阴山“在汉阳县西四十五里”。《方舆纪要》卷76汉阳府汉阳县“汉南山”条下:汉阴山“在府西四十五里汉水北。一名马鞍山”。
古族名。又作失韦、失围。北魏时始见记载,一说即鲜卑的别译。源出古东胡,与契丹同类,在南为契丹,在北号室韦。初有五部,至隋唐时渐分为三四十部,唐代突厥人统称之为 “三十姓达怛”。分布于今大兴安岭北部,东
三国魏洛阳楼观。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中。《三国志·魏书·明帝纪》:太和三年(229),“改平望观曰听讼观。帝常言‘狱者,天下之性命也’,每断大狱,常幸观临听之”。本名平望观。北魏置,在今河南省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