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沟
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 (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凿。《国语·吴语》: “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今河南封丘县西南)。” 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史称黄沟。
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北上大会晋、鲁各国于黄池,以称霸中原,乃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到鲁、宋各国境内,将不相连接的水道凿通。东自今江苏省沛县,经山东省单县、曹县及河南省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历史上称为黄沟。
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 (前482),为北上称霸中原而凿。《国语·吴语》: “起师北征,阙为深沟,通于商、鲁之间,北属之沂,西属之济,以会晋公午于黄池 (今河南封丘县西南)。” 东自今江苏沛县,经山东单县、曹县及河南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史称黄沟。
春秋吴王夫差十四年(前482年),北上大会晋、鲁各国于黄池,以称霸中原,乃自淮入泗,自泗入沂,到鲁、宋各国境内,将不相连接的水道凿通。东自今江苏省沛县,经山东省单县、曹县及河南省兰考、封丘等县,西达济水,历史上称为黄沟。
一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珠江口外。元至元十五年 (1278),南宋宰相文天祥被俘曾经此,作《过零丁洋》 诗,有 “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 的名句。又作伶仃洋。在今广东省南部珠江口外。南宋末文天祥
在今浙江萧山市南。《方舆纪要》卷92绍兴府:纪家汇在“府西南百里。浦阳江自诸暨县合东西诸江,经此为钱清江之上源”。
五代晋置,在今河南林州市南五十里淇水之北。后废。北宋端拱元年(988)复置。金废。
在今山东莱州市东二十里。上有道士谷。元于钦《齐乘》卷1:“金明昌间刘国枢记云,大基山道士谷,后魏郑文公得道之地,流泉花竹,地占高敞,略无纤尘,郡之甲胜。”
亦作束锋州。来为束之讹。治所在今四川泸定县北岚安乡一带。
一名浍山。在今山西翼城县东南。《元和志》 卷12翼城县: “浍高山在县东南二十五里,浍水出焉。其山出铁,隋于此置平泉冶。”
俗称白塔寺。在今北京市西城区阜成门内大街路北。始建于元至元十六年(1279),名大圣寿万安寺。明天顺元年(1457)重修,改名妙应寺。妙应寺白塔建于元至元八年(1271),是我国现存元代喇嘛塔中最大的
北宋熙宁七年 (1074) 置,属岷州。在今甘肃岷县东北。
在今山西运城市南。《清一统志·解州》:分云岭“在安邑县西南四十里,接平陆县界,中条最高处。亦名分云山”。
①俗称金鱼池。在今北京市崇文门东南金鱼池街。为金、元、明、清饲养金鱼之地。明《帝京景物略》 卷3: “金故有鱼藻池。《旧志》云,池上有殿,榜以瑶池。” 1952年曾疏浚,池呈圆形,四周围以石栏,水面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