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中允

中允

官名。太子左春坊次官,为左庶子副贰,协掌东宫侍从赞相、驳正启奏。唐太宗贞观(627—649)初改中舍人置,员二人,正五品下。高宗曾改名内允、左赞善大夫,寻复旧称。中宗始用庶姓,以其职比门下侍郎。辽朝东宫左春坊置,圣宗太平五年(1025)冯若谷曾为之。明洪武十五年(1382)东宫左、右春坊分置,为左、右中允,各二员,正六品,位左、右庶子、左右谕德下,二十二年隶詹事院,二十五年隶詹事府。清朝沿置,仍分左、右,乾隆十三年(1748)省左、右谕德后复为左、右庶子副贰,正六品,左、右满、汉各一员


官名,为太子属官,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等事。东汉太子属官中有中允一官,职在中庶子下、洗马之上。汉制,太子五日一朝,其非朝日,则使仆及中允朝,请问起居。唐代中允掌侍从礼仪、驳正启奏,并监药及通判坊局事;若庶子缺,则监封题,职拟黄门侍郎。其后辽朝等曾置。见《通典·职官十二·太子庶子·中允》、《辽史·百官志三·左春坊》。

猜你喜欢

  • 掌

    女官名。唐、金都设此官,正八品,掌锦彩丝帛等事。见《新唐书·百官二·宫官》、《金史·百官三·宫人女官》。

  • 白间局

    官署名。北齐置,设丞。隶右府寺诸冶东道署,掌冶事。

  • 式道中候丞

    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副职。东汉省。官名,西汉置,属执金吾,为式道中候之副,车驾出,掌佐式道中候在前清道,还,持麾至宫门,宫门乃开。参看“式道候”条。

  • 太仓署令

    官名。即“太仓令”。官名。唐朝等置,从七品下,掌廪藏之事。其属有丞、监事等。见《新唐书·百官三》。

  • 直徽猷阁

    官名。北宋徽宗大观二年(1108)始置,为从七品贴职,作为特恩以授中级官员。官名。宋政和六年(公元1110年)置,为贴职之一。

  • 提领

    官名。元置,为正七品或从七品官。有的为提领所长官,类似明清的县官。《元史·百官四》:“提领所凡十有一:大都保定、河间真定……等处各设所,秩正七品。每所提领二员、同提领一员、副提领一员,典史一员、司吏二

  • 丞杂

    御史中丞与侍御史知杂事(知杂侍御史)合称。

  • 沙汰

    官制用语。即解除不适于现职之官员的职务。《北齐书·文襄纪》: “(高澄)又沙汰尚书郎,妙选人地以充之。”

  • 首席检察官

    官名。国民党政府于高等法院及地方法院各配置检察官,分别执行高等法院和地方法院所管辖的民刑事案件的检察事务。若只设一名检察官,即无首席之称。在未设法院的地方,由县长兼任检察官的任务。

  • 检校右散骑常侍

    官名。宋有此加官,散官无职事;而地位高于正职。见《宋史·职官九·检校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