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名。唐朝吏部格式司长官,掌选人选格、历状及其式样。参见“格式司”。
清朝内阁学士之别称。
官名。南朝梁、陈置。平水署次官。参见“平水令”。
官名。西魏、北周冬官府司金中大夫雕工中士佐官,正一命。
唐玄宗开元(713—741)中置,给两京乞儿廪食,使居之。宋朝沿置。明朝初年亦令天下广置,收容、周济贫人。
官名。西汉尚书分为四曹,有主客曹。掌羌胡朝贺,法驾出则护驾。东汉分南、北,故置北主客曹尚书。官名,东汉置,为北主客曹长官,掌羌胡朝贡。西汉成帝初置尚书四人,分为四曹: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二千石曹尚书主
官名。南朝梁置,郡县属官,职掌送离任长官至京师或其他任所。
官署名。唐朝置,为吏部三铨之一,又称小选,由吏部郎官主之,掌流外人铨选之事,曾一度废罢,德宗贞元二年(786)复置。五代沿置。宋初因之,掌诸司胥吏考试、升迁及年满出官之事,择中选者补正名,叙其劳绩。神
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掌征伐或驻守。《三国志·魏书·陈矫传》:“太祖辟矫为司空掾属,除相令,征南长史,彭城、乐陵太守。”
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每军帅四人,官阶为职同卒长,掌侍应杂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