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亚卿

亚卿

爵名。春秋战国置。比上卿低一等的卿大夫。《左传·文公六年》: “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史记·乐毅列传》:“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


官职爵位次于上卿、正卿者称晋卿或少卿。《左传·文公六年》:“先君是以爱其子,而仕诸秦,为亚卿焉。”杜注:“亚,次也。”《史记·乐毅列传》:“乐毅于是为魏昭王使于燕,燕王以客礼待之,乐毅辞让,遂委质为臣,燕昭王以为亚卿。”

猜你喜欢

  • 右至灵

    官名。明清道录司之官员。分掌天下道教之事。明洪武十五年 (1382) 设,一人,正八品。康熙十三年 (1674) 定设一人,亦为正八品。依例升迁左至灵,缺出由左至义升补。

  • 宫观判官

    见“宫观官”。

  • 典农中郎将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元年 (196),曹操兴办屯田,各郡国有屯田者置,掌屯田事务,管理所部吏民,属大司农。郡国太守、内史不得干预其事务。可派遣上计吏,并通贡举,同于郡、国。秩二千石。部内亦常设军兵。属官

  • 国子监讲书

    官名。宋朝初年置,太宗淳化五年(994)改为国子监直讲。后复置,以幕职州县官充任。掌以经术教授学生。神宗元丰 (1078—1085) 改制罢。

  • 政务处

    参见“督办政务处”。官署名。清光绪三十二年,改组内阁,设会议政务处,以各部尚书为内阁政务大臣,下设总办、副总办等官。见《清史稿·职官六·内阁》。

  • 都转运盐使

    官名。元明清置,为都转运盐使司的主官,见“都转运盐使司”。

  • 武威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196—220)初置。《三国志·公孙度传》: “太祖表(公孙)度武威将军,封永宁乡侯。”两晋沿置,统兵出征。西晋末巴氐李特起事后亦置。南朝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

  • 左右鹰扬卫

    唐府兵十六卫中的两卫。即“左右武卫”,见该条。

  • 左右仗千牛

    杂任职名。唐于殿中省左右仗各置十人,掌左右仗仪卫之事。

  • 大宗人

    官名。周朝置。主管宗庙祭祀之礼。一说与“大宗伯”同。《礼记·杂记》:“大夫之表,大宗人相,小宗人命龟,卜人作龟。”孔颖达疏:“大宗谓大宗伯也。相佐威仪。”参见“大宗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