候职
参见“候官”。
参见“候官”。
参见“内三郎”。
春秋战国时期公卿大夫别称。《论语·八佾》:“相维辟公,天子穆穆。”《荀子·王制》: “论礼乐,正身行,广教化,美风俗,兼覆而调一之,辟公之事也。”
官名。辽朝置,属北面官。亦称“北大王”、“五院大王”。统领五院部军政、民政。原称“北院夷离堇”,太宗会同元年 (938) ,改称大王。官名。辽置,为北大王院的长官。见“北大王院”。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右武伯中大夫右射声率上士佐官,正二命。
官名。隋朝门下省符玺局次官,置四员,从七品上。
官名。隋文帝开皇六年(586)始置,一员,司主爵曹之籍帐,为主爵侍郎副贰,侍郎缺则厘其曹事,炀帝大业三年(607)废,寻置承务郎,同员外郎职。唐初复置,一员,从六品,为主爵司次官,高宗龙朔二年(662
参见“济州路转运司”。
官名。明置,为御酒房长官,掌造御酒。见《明史·职官三·宦官》。
官名。见“会同馆”。
官员。北洋政府设于地方侨务机关福建暨南局,备咨询顾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