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健锐营

健锐营

又称“云梯健锐营”。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云梯之军营。乾隆十四年 (1749),金川战役之后设。以八旗兵中习云梯者组成。分左、右二翼。兵额屡前增加,至光绪 (1875—1908) 间已达三千八百余人。设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定员,总掌全营之政令。下设左、右翼翼长各一人,署翼长前锋参领各一人,前锋参领各四人,署前锋参领各十六人,前锋校各五十人。平时驻香山静宜园,担任守卫,大阅时充翼队。


清代禁卫营军之一。又称云梯健锐营,营兵为云梯兵。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由于征金川战争的需要从八旗前锋、护军两营挑选年壮勇健者一千人,操练云梯。经过数月训练,随征金川。战争结束后,即另组为营,名为健锐营。营分左右两翼,日常驻守静宜园,担任守卫;皇帝出巡,则派官兵随扈,巡逻行营;皇帝宿坛时则值宿护卫。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添设火班,专掌宫内及圆明园的救火事宜。设官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掌左右两翼健锐营的政令。左右两翼设翼长二人,署翼长前锋参领二人,前锋参领八人,副前锋参领十六人,署前锋参领三十二人,前锋校一百人,副前锋校四十人,分辖营众;并将征金川战争俘带回来的藏人编为“番子佐领”,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一人。办理本营章奏、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章京若干人,笔帖式四人。此外,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奏准设立健锐营八旗官学,置清语教习八人,骑射教习八人,掌教本营八旗幼丁清语及骑射等技艺。

猜你喜欢

  • 记名

    清朝吏部奖叙制度。指官员有功,登记备考之例。凡文武官员著有勋绩,须交吏部或军机处存记其名,遇缺奏请任用。官员奖励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记名和进等均为县知事奖励的第二等。

  • 锦衣卫右所指挥使

    官名。明置,见“锦衣卫中所指挥使”。

  • 秘书中散

    官名。北魏置,为任职于秘书省的中散官。掌管禁中文书事务,参预礼仪、制度的议定,亦受皇帝之命外出执行临时任务,或亦领监御等曹事务。多由中书学生迁任。五品中。参见“中散”。

  • 巴雅喇堆额真

    即“巴牙喇纛额真”。

  • 稍正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地官府民部中大夫属官,佐稍大夫下大夫掌本稍事务,下设稍正中士。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

  • 尚书丞

    官名。秦、西汉为尚书令佐贰官,位次仆射。初置一员,成帝建始四年 (前29) 置四员,秩四百石。东汉改置左、右丞各一员,历代沿置。参见“尚书令”、“尚书左丞”、“尚书右丞”。官名,秦汉皆置,属少府,为尚

  • 民政使司

    官署名。清末东三省所属之办事机构。光绪三十三年 (1907) 置。掌主民籍。各设民政使一人掌司事,下设佥事、科员及一、二等医官协助办事。宣统元年(1909),黑龙江省裁度支使,所管财政事亦归民政使司兼

  • 王国博士

    汉初王国置博士,掌通古令。景帝中五年省。见《汉书·百官公卿表》、《后汉书·百官志》。官名。西汉置,由王国自行辟除。《汉书·景十三王传》记“河间献王德,以孝景前二年(公元前155年)立,修学好古,实事求

  • 令曹御史

    官名。两汉侍御史分曹理事,其在令曹者称令曹御史,掌律令。

  • 御鸟枪处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办事机构。乾隆五十一年(1786),分内火药库设。掌供备御用枪炮事务。置管理大臣,无定员。下属蓝翎总承、副总承各二人,鸟枪长五人。官署名。清置,属内务府。掌供备守储御用枪炮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