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健锐营

健锐营

又称“云梯健锐营”。清朝八旗军中专门操演云梯之军营。乾隆十四年 (1749),金川战役之后设。以八旗兵中习云梯者组成。分左、右二翼。兵额屡前增加,至光绪 (1875—1908) 间已达三千八百余人。设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定员,总掌全营之政令。下设左、右翼翼长各一人,署翼长前锋参领各一人,前锋参领各四人,署前锋参领各十六人,前锋校各五十人。平时驻香山静宜园,担任守卫,大阅时充翼队。


清代禁卫营军之一。又称云梯健锐营,营兵为云梯兵。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由于征金川战争的需要从八旗前锋、护军两营挑选年壮勇健者一千人,操练云梯。经过数月训练,随征金川。战争结束后,即另组为营,名为健锐营。营分左右两翼,日常驻守静宜园,担任守卫;皇帝出巡,则派官兵随扈,巡逻行营;皇帝宿坛时则值宿护卫。嘉庆二十四年(公元1819年)添设火班,专掌宫内及圆明园的救火事宜。设官有掌印总统大臣一人,总统大臣无固定员额,掌左右两翼健锐营的政令。左右两翼设翼长二人,署翼长前锋参领二人,前锋参领八人,副前锋参领十六人,署前锋参领三十二人,前锋校一百人,副前锋校四十人,分辖营众;并将征金川战争俘带回来的藏人编为“番子佐领”,设佐领、防御、骁骑校各一人。办理本营章奏、文移事务的属官有协理事务章京若干人,笔帖式四人。此外,乾隆十四年(公元1749年)奏准设立健锐营八旗官学,置清语教习八人,骑射教习八人,掌教本营八旗幼丁清语及骑射等技艺。

猜你喜欢

  • 尚工

    官名。隋文帝内官六尚之一,置三员,视从九品,掌内宫营造百役,领司制三员、典会三员。炀帝置为尚工局长官,置二员,从五品,领司制二员、司宝二员、司彩二员、司织二员。参见“尚工局”。宫中女官名。隋炀帝时置,

  • 太宜人

    命妇名号。明、清置。以封正、从五品官员之母。

  • 典仪所

    官署名。明朝于各王府置,隶王府长史司。置典仪正一人,正九品,典仪副一人,从九品。掌陈仪式。

  • 司寂中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为春官府典命下大夫属官。北周沿置,后改典命为大司礼,遂隶大司礼,武帝保定四年(564),改大司礼为礼部,又为礼部下大夫属官。正二命。佐司寂上士掌国内僧尼寺院事务。武帝建

  • 铨选

    官制用语。唐制以吏部尚书铨、中铨、流外铨,宋朝以吏部流内铨、流外铨,铨量人才、选拔官员,此种制度称为铨选。量才授官叫铨。铨选也是量才授官的意思。古代举士与选官合而为一,士获选即为官。到唐朝试士属礼部,

  • 弓弩造箭院

    官署名。宋真宗咸平六年 (1003) 并南、北造箭库置,掌造长箭、弩箭。以三班使臣及内侍为监官,员二人。

  • 南北市令

    官名。东晋在京师置丹阳市长及丞,由丹阳尹管理。宋齐沿其制。至梁,设南北两市,各置令,属太府。定大市令为正四品。陈沿其制,虽品位较高,而士人常耻于任此管理市场的职位。《陈书·傅纬传》记载吴兴章华被后主任

  • 减俸

    官员或公务员降罚方式之一。北洋政府于民国二年(公元1913年)规定,降等与减俸均为县知事惩戒的第二等。同年又规定减俸为文官惩戒的第三种。时间为一月以上、一年以下,数额为月俸的十分之一以上、三分之一以下

  • 仓曹掾属

    官名。见“公府仓曹”。

  • 画黄

    官文书名。宋朝中书省据皇帝意旨起草诏令,交门下省审复。重大事件面奏,得旨后另以黄纸录送门下省,称画黄。小事则先拟出处理意见,得旨及进呈熟状后,另以黄纸抄录送门下省,称录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