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六部尉

六部尉

官名合称。东汉于京师洛阳置左部、右部、东部、西部、南部、北部尉,典兵,负责京师治安,合称为六部尉。亦作六部都尉。曹操曾任洛阳北部尉。西晋沿置。东晋于京师建康亦置。北魏迁都洛阳后复置,初职任较轻,宣武帝永平四年(511),定为正九品。下辖经途尉、里正。


官名合称,又称六部都尉。东汉在京城洛阳置左右东西南北部尉,掌兵,负责京城治安,合称六部尉。曹操曾任洛阳北部尉。《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年二十,举孝廉为郎,除洛阳北部尉,迁顿丘令,征拜议郎。“东晋也在京城建康置六部尉,北魏迁都洛阳后也置六部尉。《魏书·甄琛传》:“高者领六部尉……六部尉,正九品。”

猜你喜欢

  • 清漳署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供宫廷用酒,岁二万石。隶光禄寺。

  • 典驼都尉

    官名。北齐置,掌典驼局。从九品上。

  • 厢官

    宋朝都城行政区划厢的长官。神宗熙宁三年(1070),以京朝官曾任通判、知县者四人为勾当左右厢公事,分治京城四厢。凡民间斗讼、贼盗情节较轻者,即可决遣。并置勾当左右厢公事所,民间称为都厢,以京朝官一人主

  • 翰林应奉

    官名。辽朝南面官,属翰林院,所掌不详。耶律大石,天祚帝时为翰林应奉,寻升承旨。(《辽史·天祚纪四》)

  • 内郡

    亦称内郡国。汉朝版图内缘边诸郡以外的郡国,与缘边诸郡即外郡相对而言。内郡和边郡所实行的政策有所不同。如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则举勇敢士。

  • 夹喇章京

    即“甲喇章京”。

  • 右候卫

    禁卫军指挥机构。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右武候置,为十二卫之一,置大将军一员、将军二员,统诸鹰扬府府兵; 置护军四员,掌副贰将军,寻改武(虎)贲郎将,又置武(虎)牙郎将六员,有长史、录事参军,司仓、

  • 委署蓝翎长

    武官名。清置,属前锋营,掌分辖营众,见“前锋营”。

  • 中垒令丞

    官名。西汉中尉的属官有中垒令。《汉书补注》引沈钦韩说:“《通典》引司马穰苴:五人为伍,十伍为队,一军凡二百五十队,余奇为握奇,故一军以三千七百五十人为奇兵,队七十有二以为中垒,守地六千尺,积尺得四十里

  • 夏国公

    唐、辽授给党项族首领的封爵。拓拔思恭、元昊曾获此爵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