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史监
①官名。隋朝置为内史省长官,员一人正三品,寻废,以内史令为长官。②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有令、丞、奉御、内史、典簿等官,掌皇帝饮食、起居诸事。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内使监。
官署名,明初置,为供奉内廷衣食,把守皇门的官署。《明史·职官三》:“初,吴元年置内史监,设监令(正四品)、丞(正五品)、奉御(从五品)、内史(正七品)、典簿(正八品),皇门官设皇门使、副,后改置内使监。”
①官名。隋朝置为内史省长官,员一人正三品,寻废,以内史令为长官。②官署名。朱元璋吴元年(1367)置,有令、丞、奉御、内史、典簿等官,掌皇帝饮食、起居诸事。明洪武(1368—1398)初改为内使监。
官署名,明初置,为供奉内廷衣食,把守皇门的官署。《明史·职官三》:“初,吴元年置内史监,设监令(正四品)、丞(正五品)、奉御(从五品)、内史(正七品)、典簿(正八品),皇门官设皇门使、副,后改置内使监。”
即“粮料院”。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山师置,北周沿置。夏官府职方中大夫属官,下设山师下士以佐其职。正二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参见“山师”。
官名。梁少府卿所属机构有炭库,掌储供应皇室之炭。置令及丞为正副主官。
官名。元至治二年(公元132 2年)以营建太庙始置太庙收支诸物库,秩从八品,属大都留守司。设大使一人为主官,下设副使一人,司库四人。
官署名。两晋南朝置,掌符节。设侍御史掌其事。隶御史台。
官名。见“公府骑兵曹”。
官署名。抗日战争结束后国民党政府行政院于某些地区设立长官公署,管辖区内的军事与行政事务。最先设置的是西南行政长官公署,国防部成立后改称军政长官公署,内部机构亦有所调整。又有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与东南军政长
官署名。金朝置。属太常寺。主管山陵事务。设提点山陵、令、丞、直长诸官。提点山陵秩正五品,由涿州刺史兼领; 令、丞掌守山陵、秩从六品、从七品; 苴长正八品。
官署名。南京临时政府设置,为内务部直辖机关,掌旗产调查事宜。
官名。民国军制,高级军官称将,分上将、中将、少将。陆海空军官佐等级名。见“将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