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军咨使

军咨使

官名。清末置,为军咨处的长官,军咨处改府以后,为军咨府总务厅的主官。参见“军咨处”及“军咨府”。

猜你喜欢

  • 东三省保安司令

    官名,张作霖在第一次直奉战争失败后,被免去东三省巡阅使职务,退出关外后,实际上仍控制着东三省的军政大权,于同年十月十六日自称“东三省保安司令”,以孙烈臣为副司令,驻长春,声称遵守“旧约法”,实行军民分

  • 左神武军将军

    官名。唐朝北衙禁军左神武军统兵官,肃宗至德二年(757)置,二员,从三品,德宗贞元三年(787)增置一员,为左神武军大将军副贰。辽朝亦置,为加官。

  • 升阶

    官员升赏的方式之一。唐制,官员每年于小考后取得考牒,每五年大考, 综合小考等第, 决定升隆奖惩。等第高者,予以升阶。四次小考,总评中上者, 加官阶一级; 四考总评中中者亦进一阶;总评为上下者,加官阶两

  • 兀良哈三卫指挥使司

    官署名,亦为政区名。明洪武三年 (公元1370年)元顺帝死于应昌,其继承者仍称大元皇帝,史称北元。其时散居在今西辽河、老哈河边及其以北的是兀良哈各部,其地为纳哈出领地。洪武二十(公元1387年)纳哈出

  • 出使大臣

    官名。全称“钦命出使大臣”。清末派驻外国的高级官员。光绪元年(1875)设。初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辖,二十七年,改归外务部。三十三年始定三等制: 头等,秩一品; 二等,秩二品; 三等,秩三品。其职掌为

  • 勋二府中郎将

    官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勋卫二府长官,置一员,正四品下,总其府事,掌领本府校尉、旅帅、勋卫之属宿卫。

  • 副丞相

    官名,东汉末年置,为丞相之副,佐丞相行职事。丞相,掌佐天子处理政务。《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十六年春正月,天子命公世子丕为五官中郎将,置官属,为丞相副。”丞相副,即副丞相。

  • 宾客清吏司

    官署名。简称“宾客司”。清朝理藩院诸司之一。顺治十八年(1661)设。乾隆二十二年(1757)改称王会清吏司,遂废。

  • 小底

    军官名,五代时置。《五代史周太祖纪》:“以小底都指挥使汉州刺史李重进为大内都点检兼马步都军头,领恩州团练使;以内殿直都知驸马都尉张永德领和州刺史,充小底第一军都指挥使。”

  • 官名。西周置。武职。职掌及官位大小不详。见《散盘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