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出使大臣

出使大臣

官名。全称“钦命出使大臣”。清末派驻外国的高级官员。光绪元年(1875)设。初由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所辖,二十七年,改归外务部。三十三年始定三等制: 头等,秩一品; 二等,秩二品; 三等,秩三品。其职掌为向所驻国递交国书; 管理出洋游历事务; 保护工商贸易; 遇有重大事件则受以交涉全权;管理辖下领事及所属使馆人员的任免、奖惩、经费等。


官名。清置。常驻外国使臣的派遣,始于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此年七月二十八日派郭嵩焘为驻英公使,许钤身为副使。其后逐年增加驻使国家,至清末共达十五个国家,设十个使臣。出使大臣由总理衙门开单奏请简派。其职掌是:向所驻国递交国书,管理出洋游历事务;保护工商贸易;若遇有重大事件受以交涉全权;管理所辖领事及所属使馆人员的任免、奖惩、经费等事。出使大臣分三等:头等秩正一品,二等秩正二品,三等秩正三品。使馆属官有参赞,头等正三品;二等初制四品,后改从四品;三等初制五品,后改从五品。商务委员,正五品。通译官,头等正五品;二等从五品,三等从六品。书记官,一等从五品;二等从六品;三等七品。光绪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外务部奏定变通出使章程规定:英、法、德、俄、日、美六国使馆设二等、三等参赞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译官各一人,一等、二等书记官各一人,商务委员一人;奥、意、比、荷四国使馆设二等参赞一人,二等通译官一人,一等、二等书记官各一人;西班牙、葡萄牙、古巴、墨西哥、秘鲁等五国系由兼使办理,设立分馆,各设二等参赞一人代办使事,二等通译一人,二等书记一人。各使馆均设武随员一人。

猜你喜欢

  • 都大司马

    官名。战国置。掌都邑军事的长官。《中日欧美澳纽所见所摹所拓金文汇编》第七三三号(��铭):“杫都大司马。”

  • 县小府

    县主财政之府。东汉置,亦称少府。见《隶释》七《竹邑侯相张寿碑》。《五行大义》卷五《论诸官》引翼奉说:“小府主出纳,主饷粮。”其职为主县廷财政。

  • 材官吏

    官名。南朝宋置,隶尚书省起部材官将军。《宋书·符瑞志下》: 元嘉二十五年 (448)“五月丁丑,白雀二见京都,材官吏黄公欢、军人丁田夫各获以献。”

  • 木工

    官名。主管竹木器具制造。一说为殷朝官名。《礼记·曲礼下》: “天子之六工,曰土工,金工,石土,木工,兽工,草工,典制六材。”郑玄注: “此亦殷时制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将此官所司分成七类,各设官

  • 开远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八班,大通三年 (529)定制后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班。陈沿置,拟七品,比秩六百石。武官名。南朝梁置,为加官、散官性质的将军,秩第八班。

  • 典舆都辖

    官名。金置,属尚辇局,秩从九品。

  • 外兵尚书

    官名,三国魏始置五兵尚书,即中兵、外兵、骑兵、别兵、都兵。外兵尚书掌京畿以外的军队。晋分外兵为左外兵、右外兵。其后,宋、齐、梁、陈、北魏、北齐皆沿置。北齐左外兵掌河南与潼关巴东诸州丁帐及发召诸兵;右外

  • 盛京礼部左司

    官署名。清朝盛京礼部办事机构。顺治十五年 (1658) 置,设郎中一人,员外郎二人,皆为满员。掌关领祭祀物品,供祭陵之需用; 并管盛京各庙应用之物及发修工程。光绪三十一年(1905)裁。

  • 侍奉掾

    郡分职吏名。汉代汝南有侍奉掾,见《风俗通》九《怪神篇》,其职掌不详。

  • 弥马获支

    官名,汉时邪马壹国置。详“弥马升”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