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

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

“剿匪”总司令部直属机构。国民党政府设置,依照民国三十七年(公元1948年)八月二十一日行政院令公布的《剿匪总司令部政务委员会组织规程》的规定,剿匪总司令部得斟酌需要,报请行政院核准设置政务委员会。政务委员会设主任委员一人,由剿匪总司令兼任,委员十至十四人,简派,并由行政院就中指定三人为常务委员。其任务为监督并指导辖区内有关军事之政务,考核奖惩辖区内的行政官吏。委员会内部设政务处、经济处、教育文化处、土地处,以办理所属事务。委员会设秘书长一人,视导专员五至七人,处长四人,处员二十至三十人,办事员六至十人,并得酌用雇员八至十人。

猜你喜欢

  • 驾部郎官

    驾部郎中、员外郎通称。

  • 译经润文使

    官名。北宋太宗太平兴国七年 (982)译经院建成,中设润文堂,以大臣为译经润文官,润色所译经文。真宗天禧五年 (1021),以宰相为译经润文使。仁宗天圣三年 (1025),又以宰相充任。后皆由宰相兼领

  • 凉都尹

    官名。十六国后凉京都行政长官。《资治通鉴·晋安帝隆安四年》:“(吕纂)以后父(杨)桓为尚书左仆射、凉都尹(胡三省注:“凉都姑臧,改武威太守为凉都尹)。”

  • 奉议大夫

    文散官名。明置。文官正五品,初授。官名。金朝设此官,为文职正六品封阶,上称奉政大夫,下称奉议大夫。元代升为正五品。明朝正五品初授为奉议大夫,升授为奉政大夫。清朝沿用明制。见《金史·百官一·文官九品》、

  • 孩儿班

    辽制,凡宗戚子弟别组一班,号“孩儿班”,置班使、班详稳等官。

  • 良酝署署令

    官名。见“良酝令”。

  • 顺天府治中

    官名。明清皆置,正六品。明代通判掌理粮储、马政、军匠、薪炭、河渠、堤涂之事;清代通判掌牙侩税收、平禁争伪。见《明史·职官三·顺天府》、《清史稿·职官三·顺天府》。

  • 掌仪

    官名。① 隋朝鸿胪寺司仪署置二十员。②唐朝太子左春坊置二员,流外二品,为左赞善大夫之属,赞相礼仪。③宋朝太学、武学、州县学常置一员,掌升堂释奠礼仪。流外官名。(1) 隋鸿胪寺司仪署所属有掌仪二十人,掌

  • 都官佐

    官名。战国秦置。在中央派驻地方的机构中担任副职官员统称。《睡虎地秦墓竹简 ·金布律》:“都官佐、史不盈十五人者,七人以上鼠(予)车牛、仆。”

  • 功劳

    官制术语。指事功、劳绩。《汉书·宣帝纪》“自丞相以下,各奉职奏事,以傅奏其言,考试功能。侍中尚书功劳当迁及有异善,厚加赏赐,至于子孙,终不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