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参领

参领

①清朝八旗组织中之中层编制单位。即“甲喇”。②官名。清朝八旗组织中中层编制单位甲喇之长官。满语称甲喇额真、甲喇章京、札兰额真。顺治十七年(1660)定汉名为参领。满洲、蒙古、汉军八旗均置,位在都统、副都统之下,佐领之上。正三品。满洲每旗五人,共四十人; 蒙古每旗二人,共十六人; 汉军每旗五人,共四十人。掌颁都统之政令达于佐领,并审定佐领所办之事。又护军营、前锋营、骁骑营等亦置,详“护军参领”、“前锋参领”。


官名。清朝设此官,满语称甲喇额真或甲喇章京,满洲八旗、蒙古八旗、汉军八旗和护军营、前锋营等都设参领、副参领(佐领),参领为正三品,副参领(佐领)为正四品。位在旗的长官都统(满语称“固山额真”)和副都统(满语称“梅勒额真”)之下。参看“八旗制度”条、“八旗都统”条和《清朝文献通考·职官·武职》。

猜你喜欢

  • 十飙将军

    飙勇、飙猛、飙烈、飙锐、飙奇、飙决、飙起、飙略、飙胜、飙出等十号将军的合称。南朝梁武帝普通六年(525)置,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十三班。陈改为拟六品,比秩千石。十位带“飙”字的杂号将军名的合称,南北朝

  • 带甲

    战国时步兵的统称。因其穿带甲胄而得名。

  • 三司推勘公事

    见“三司推勘院”。官名。宋置, 见“三司推勘院”。

  • 处长

    官名。清末新设中央机构下属各处之长官。主管各处事。如陆军部所属审计处、军学处,各设处长一员。官名。辛亥革命后,以处长为处的主官。参见“处”。

  • 良酝署署正、署丞

    官名。明制,光禄寺所属的良醖署以署正、署丞为正副主官,掌供酒醴之事。属官有监事。清制,有署正满、汉各一人,署丞满二人,掌供备羊、酒并备酿酒所用器物,并供应宫内日用羊肉及牛乳。属官有笔帖式、经承,署内设

  • 望士队

    皇帝的侍从武官。北魏孝明帝孝昌二年(526)置。《魏书·官氏志》: “置望士队四百人,取肺腑之族有武艺者。”

  • 兀勒都赤

    即“云都赤”。

  • 纠察官

    即“纠察在京刑狱”。

  • 十九路

    政区名。金袭辽五京道之制置为五京路,又置十四总管府,各辖一路,共为十九路:(1) 上京路,治所在上京会宁府(今黑龙江省阿城县南白城),统会宁府,肇、隆(故辽黄龙府,今吉林省农安县)、信三州,并有附路五

  • 西域大都护

    官名。十六国前赵置。刘曜以凉州张茂遣使称藩,授其为凉州牧,并领此职。后凉亦置。《晋书·吕光载记》“ (吕) 光以子复为使持节、镇西将军、都督玉门已西诸军事、西域大都护,镇高昌,命大臣子弟随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