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司兵参军事

司兵参军事

官名。① 隋文帝开皇三年(583) 改诸卫、太子诸率、诸王府、诸州兵曹参军事为之,炀帝大业三年(607) 均改为司兵书佐。唐高祖武德(618—626)中诸王府、玄宗开元(713—741)初诸卫、太子诸率所置先后复名兵曹参军事; 高祖武德中诸府、州改司兵书佐为此,三都、六府各置一至二员,正七品下,掌武官选举、兵甲、器仗、门禁、管钥、军防、烽候、传驿、畋猎; 诸州各置一员,上州从七品下,中州正八品下,下州从八品下。② 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左右领左右府为左右备身府后置为属官,正八品。其下辖司兵局亦置。


官名。隋初雍州置兵曹从事,上上以下州置兵曹参军事,开皇三年(公元583年)罢郡,以州统县,置司兵参军事。大业三年(公元607年)改州为郡,改司兵参军事为司兵书佐。唐武德初复改郡为州,改司兵书佐为司兵参军事,置于上、中州,掌武官选举、兵器甲仗及门户管钥、烽候传驿之事。上、中州各置司兵佐、司兵史以佐助司兵参军事办事。下州不置司兵参军事,以司户参军事兼司兵之职。

猜你喜欢

  • 殿司

    宋朝殿前都指挥使司简称。

  • 左官

    官署名。春秋时宋国置。时设右师与左师。二师各有官属,右师辖右,治所为右官; 左师辖左,治所为左官。详见“右官”。非官名,指舍天子仕诸侯之官。武帝时有淮南、衡山之谋,作左官之律,设附益之法。《前书音义》

  • 甘边宁海镇守使

    官名。北洋政府设置,见“青海办事长官”。

  • 断官

    即“详断官”。

  • 园郎

    官名。《汉书·金日碑传》: “元帝崩,故事,近臣皆随陵为园郎。”应为郎官之一种,所属及职掌不详。官名,汉置,为名号性官员,无具体职事。《汉书·金日磾传》:“元帝崩,故事,近臣皆随陵为园郎。敞以世名忠孝

  • 出使法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四年(1878)设。由出使英国大臣兼。正二品。十年,驻德兼。十三年,复归英兼。二十一年,始专设出使法国大臣。二十九年,兼西班牙。辖二等、三等参赞,一等、二等书记官,二等、三等通译官,以及

  • 陆军大臣

    官名。清末陆军部之长官。宣统二年(1910) 改陆军部尚书设,军阶正都统,从一品,特简。掌陆军行政事宜,统辖陆军军人、军属。官名,清朝置。为陆军部长官,掌主陆军,稽颁营制饷章,以巩陆防。副大臣贰之。其

  • 苑丞

    官名。汉朝始置,为上林苑次官,亦称“上林丞”。隶少府。《汉书·百官公卿表》:“上林苑有五丞。”南朝宋置,为掌御苑之官。时设乐游、上林、南苑诸御苑,各置苑丞主其事。清朝亦置,为内务府属官。设于内务府奉宸

  • 左右龙武军

    唐禁军名。贞观初,太宗择善射者百人,称为百骑。武后改百骑之名为千骑,分左右营,睿宗又改千骑为万骑。其后玄宗以万骑平韦氏,更号左右龙武军,全用功臣子弟。长官有大将军各一人,正二品;统军各一人,正三品;将

  • 至孝

    选举科目。十六国后赵石勒赵王二年(320),“令群僚及州郡岁各举秀才、至孝、廉清、贤良、直言、武勇之士各一人。”(《晋书·石勒载记下》)石勒建初二年(331)又下书公卿百僚岁荐至孝一人,答策上第者拜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