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东西台三品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中书门下为东西台,故名,咸亨元年(670)复名同中书门下三品。
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东西台三品。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
宰相职衔。即同中书门下三品,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中书门下为东西台,故名,咸亨元年(670)复名同中书门下三品。
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2年)改门下省为东台,中书省为西台,同中书门下三品改称同东西台三品。咸亨元年(公元670年)复旧称。
官名。唐玄宗开元(713—741)中始置,正五品上,为军器监副长官,后省。宋初仅存空名,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始用为军器监副长官。哲宗元祐(1086—1094)中,定从六品。南宋初省,高宗
杂任职名。唐于少府监置八十三人,为内作使属下的织绫匠。
元怯薛执事名。又译温都赤、兀勒都赤,蒙古语,意为“带刀者”,掌皇帐宿卫。官名。元置,为皇帝的近侍武官。明代陶宗仪《辍耕录·云都赤》:“云都赤,乃侍卫之至亲近者,虽官随朝诸司,亦三日一次,轮流入值,负骨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明朝永乐时,南京官署均移迁北京,仅留礼、刑、工三部各一侍郎。仁宗以后,又补设各官,吏、户、礼、兵、刑、工六部各置尚书一人、右侍郎一人;都察院,设右都御史、右副都御史等官;通政司,设通政使、右通政等;大
官署名。北齐置,设令、丞。掌供奉宫廷衣服玩物之事。隶光禄寺。
官名。西周置。又作“濒事”。为周王内宫近臣。与西周内史、内小臣地位类似。官名。西周设置,《濒事》中有濒事(《三代》七·二六·一)。事即史,濒事就是濒史,“濒”意为“近”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主管祖庙祭享器具的保藏。《周礼·春官》: “天府,上士一人,中士二人,府四人,史二人,胥二人,徒二十人”。1、官名。周设此官,掌祖庙的守藏及其禁令等。《周礼·春官
参见“司盐校尉”。官名,东汉末年刘备置,掌盐铁税务等。《三国志·蜀书·吕乂传》:“初,先主定益州,置盐府校尉,较盐铁之利。”
① 奉命出使者尊称。② 汉朝对州刺史之尊称。三国、晋朝沿用。用以对州郡长官之尊称。《三国志· 蜀志· 先主传》: “曹公从容谓先主曰: ‘今天下英雄,惟使君与操耳’。”按刘备时为豫州牧。后世因之。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