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比
选官制度。始见于周。定每三年一次。《周礼、地官、乡大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宋、元、明、清诸朝沿用以称乡试,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八月在各省省城及京师举行考试,考中者即得举人资格。
明清时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亦称大比。参见“乡试”。
选官制度。始见于周。定每三年一次。《周礼、地官、乡大夫》: “三年则大比。考其德行、道艺,而兴贤者、能者。”宋、元、明、清诸朝沿用以称乡试,每三年一次,于子、卯、午、酉年八月在各省省城及京师举行考试,考中者即得举人资格。
明清时每隔三年举行一次乡试,亦称大比。参见“乡试”。
选拔律师的考试。北洋政府时期始有此制,依照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十月十八日公布的《律师考试令》的规定,律师考试与司法官考试合并举行,典试委员亦由司法官典试委员兼任。考试分甄录试和大试,与司法官考试
南京临时政府总统府的内部机构。以局长一人为主官,掌官员的铨叙事宜。
官名。西晋王国属官。大国领兵千五百人,次国、小国领兵千人。南朝沿置。
满语官名。汉译为“博士”。清朝太常寺、国子监和钦天监都设有博士,人数、品级、职掌各不相同。
官署名。亦作什傍处。清朝乐部所属之机构。管理演奏“掇尔多密”、即“音律平和”乐曲之事,其乐由笳吹乐、番部和奏乐二部组成。遇有朝廷燕飨、出巡及行围宴蒙古王公,皆奏之。以“掇尔契达”一人为主官,下设六品衔
①有功劳的大臣。或封土加号,或晋爵升迁,享有政治和经济特权。参见“功臣号”。②官名。太平天国军中给事官。见“军中典官”。军中杂职官名。太平天国设置,员额一人,官阶为职同监军。功臣即作战负伤之人。此处应
官名。清朝内务府庆丰司之职官。额设六人。佐郎中理司事。
诸侯依时贡朝天子以示臣服。《礼记·乐记》:“暴民不作,诸侯宾服。”
官署名。南朝梁、陈置,隶大长秋。光禄卿下别有暴室令。官署名。梁置,属长秋寺。其职掌见“暴室丞”。
官署名。辽置,其官为太子宾客,掌侍从规谏及宾客事。见《辽史·百官志三》。官署名。辽置,属南面官,设官有太子宾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