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太子宫门大夫

太子宫门大夫

官名。北魏置,楼禀曾任此职。隋朝为太子宫门局长官,置二员,从六品上。炀帝大业三年(607)改称太子宫门监。参见“宫门局”。

猜你喜欢

  • 宣诏省

    官署名。渤海国置,左相、左平章事、侍中、左常侍、谏议居之。

  • 出使德国大臣

    官名。清朝光绪三年(1877)设。正二品。七年后,兼驻义、奥、荷、法、比等国大臣。十三年,改驻俄大臣兼。二十二年,复专设出使德国大臣。辖二等、三等参赞各一人,二等、三等通译官各一人,一等、二等书记官各

  • 监解帅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明帝定后宫百官时置。无定员,六品。

  • 神略总管

    将官名,金朝置。为军中主将或主帅,掌领兵征伐。神略总管为金国海陵王侵宋时的三十二总管之一。见《金史·百官一》。

  • 招讨司

    官署名。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以郑戬为四路都招讨,置府于泾州,招讨使始专置官署。金朝始于西北路、西南路、东北路三处各置招讨司,每司设使一人,正三品,副招讨使二人,从四品,掌招怀降附、征讨叛离。

  • 相位

    指相国之官。《吕氏春秋·下贤》: “今汝欲官则相位,欲禄则上卿。”

  • 泰常

    官名,秦称奉常,汉改称泰常。泰常即太常,掌宗庙礼仪。《汉书·吴王濞传》:“以盎为泰常,奉宗庙,使吴王。”

  • 太史局令

    官名。即太史令。

  • 典印署

    官署名。明建文 (1399—1402) 中,于各郡王府置,设官一人,掌印绶符牌。永乐 (1403—1424) 初罢。

  • 同知银台司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以两制以上充任。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罢。参见“银台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