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奏折

奏折

文书名。上行文。又称奏帖、折子。清朝中、后期高级职官向皇帝奏事时广泛使用的一种重要文书。始行于康熙二、三十年代(或云创行于顺治时)。当时皇帝为准确了解下情,特命个别亲近臣僚用密折奏事,附于请安折内,专差送京,皇帝亲自拆阅批示。康熙五十年代以后,使用渐广。雍正(1723—1735)时开始普遍使用。至光绪二十七年(1901)改题为奏,废止题本后,遂成为唯一的奏陈文书。定制,在京文职京堂以上、武职副都统以上,在外文职布按二司以上、武职总兵以上、驻防总管城守尉以上,以及科道官等,均有递折之权。所上之折或及专差,或通过驿递直接送达宫廷,经奏事处呈进,皇帝亲自处理批示。凡经朱批之折,均发交原奏人执行,完毕后必须定期缴回内廷保存,同时,军机处均录副,以备发抄和存档。录副奏折每半月一包,是为“月折包”。少数奏折因事涉机密,或因内容系风闻无据,或因具奏人请求,皇帝不做批示,而留存宫中,谓之“留中”。留中折不录副,不发抄,过后以原折(一般裁去具奏人衔名)交军机处与录副奏折一起存档。

猜你喜欢

  • 勋武前锋军主

    见“勋武前锋五职”。

  • 尚仪

    官名。隋高祖开皇二年(582)始置,为宫廷女官,掌宫中礼仪起居,视从九品。炀帝时改从五品,为尚仪局长官,二人。下设司籍、司乐、司宾、司赞四司。唐朝改正五品。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1403—142

  • 燕京行台

    即“燕京行尚书省”。

  • 直突都督

    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直突属官,负责舆驾出入之侍卫。从六品上。武官名。北齐置,为左右卫府的直突属官,秩从六品上,掌警卫宫廷。

  • 黄门北寺

    监狱名,汉置,属黄门署,因在宫省北面,故称北寺,掌监禁、审讯将相等大臣。北寺狱,又名若卢狱,也简称若卢。《后汉书·孝桓帝纪》:“十一月壬子,德阳殿西閤、黄门北寺火,延及广义、神虎门。”《后汉书·章帝八

  • 翰林天文

    官名。唐朝待诏于翰林院的天文博士、天文生等,称翰林天文。

  • 鞍辔库使

    官名。五代始置。北宋初,属东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正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废。官名。唐代后

  • 御船处管理大臣

    官名。清乾隆十六年(公元1751年)置御船处,管理奉宸苑、圆明园、清漪园御舟事务。主官为管理大臣,无固定员额;下设司员、笔帖式、司匠、催长、水手、网户等,掌承应皇帝游幸坐船事务。

  • 遥郡团练使

    见“遥郡”。

  • 驿骑

    驿站属吏,汉置,掌传递文书信件等。《汉书·魏相丙吉传》:“此奴吏边郡人,习知边塞发奔命警备事,尝出,适见驿骑持赤白囊,边郡发奔命书驰来至。奴吏因随驿骑至公车刺取,知虏入云中、代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