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安西将军

安西将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十六年(211),曹操讨马超于关中,以曹仁行此职,督诸将拒潼关。魏、晋以后,为出镇某一地区的军事长官,或作为刺史等地方官员兼理军务的加官,权任很重。与安东、安南、安北将军合称四安将军,三国魏、晋皆定为三品。十六国后赵、南凉亦置。南朝宋三品。梁、陈时加安前、安后、安左、安右将军,合称“八安”将军。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二十一班,大通三年(529)改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三十一班,陈定为拟三品,比秩中二千石。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二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三品。北齐仍三品。


杂号将军名,三国魏置,掌征伐。《三国志·魏书·三少帝纪》:“癸未,安西将军邓艾大破蜀大将姜维于上邽。”

猜你喜欢

  • 尚玺寺

    官署名。明崇祯十七年(1644)三月,李自成农民军政府克北京,改原明尚宝司而置,职掌因明旧制。

  • 藻思清萃科

    科举制科之一。唐代设置, 属文类科目。先天元年(公元712年)诏举,赵冬曦及第。

  • 都亭侯

    爵名。东汉置,位在乡侯下。晋、南朝宋、梁、北朝北魏皆置。初封都亭,后无封地。爵名,汉置,为亭侯的一种。在乡之亭称野亭,在城之亭称都亭。《后汉书·皇后纪下·灵思何皇后传》:“帝求母王美人兄斌……斌还,迁

  • 粮食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于民国三十年(公元1941年)七月设置,属行政院,掌理全国粮食行政事宜。部内分置总务司、人事司、管制司、储备司、分配司、财务司及调查处。设部长一人,综理部务;政务次长、常务次长各一人

  • 汤监丞

    官名。唐朝司农寺所领诸汤监次官,各置一员,正七品下。

  • 魏尹

    十六国后赵、前燕京都行政长官。石虎自襄国迁都于邺,为魏郡治所,故改魏郡太守置。前燕破冉闵后,亦都邺。东魏孝静帝天平元年(535)迁都于邺,亦置。职掌略同“京兆尹”。官名。北魏太和中迁都洛阳,置河南尹,

  • 军计司司长

    官名。清末陆军部军计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掌军计司事。宣统二年(1910),以军计司并入军衡司,遂废。

  • 群雍丞

    见“辟雍”。

  • 大都税课提举司

    见“大都宣课提举司”。官署名。见“大都宣课提举司”。

  • 长贰

    诸官署正副长官的通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