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藏署令
官名。即左藏令。
官名。即左藏令。
参见“度支部左参议”。
宋朝以禁军剩员供中、高级官员宣借役使,称为“差使”。参见“差使剩员所”。
官名。唐朝后期置,为临时军事长官,镇抚地方。宣宗时,以白敏中充招讨党项行营都统制置使。北宋或置, 掌经边防军旅之事。 徽宗政和 (1111—1118)中,西北用兵,以内侍童贯为之。宣和 (1119—1
官名。即导官令。
官名。西魏、北周夏官府驾部中大夫右厩上士属官,正一命。
官名。辽朝北面官,北、南护卫府官员,各设左、右护卫司,以护卫太保领之。
①三公别称。《后汉书·杨震传》: “都讲取鱼进曰: ‘蛇鳝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太平御览》卷二○六引《春秋汉含孳》: “三公在天为三台。”②官署合称。汉晋指尚书台、
官名。突厥默啜可汗置, 位小可汘下, 以咄悉匐为之,统兵二万,以攻唐朝陇西。
“著作郎”别称。著作郎的别称。详见“著作郎”。
即世代传袭之职位。清制,凡立军功或阵亡者,国家赏恤爵位勋职,其子孙可以依例传袭。初定封爵之制,公、侯、伯之下未立子、男,而别立五等世职,共为八等。皆为满名。乾隆元年(1736)奏准,以精奇尼哈番为子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