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左长史

左长史

官名。① 东汉末曹操为丞相时分长史为左、右,总领相府诸曹。魏晋南北朝相国、丞相府例置。当时司徒府诸曹办理日常事务,司徒或置或缺,其左、右长史常置,统领诸曹。其余诸公唯置长史一员,加崇者方置左、右。秩千石。②十六国的政权机构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总执朝政,位冠僚首,实为国务长官之任,位在右长史上。③明朝王府长史司长官设左、右长史。参见“长史”。


官名。1、东汉置。东汉末年曹操为丞相时分置左、右长史,总掌相府各曹。其后,魏晋南北朝相国府、丞相府皆置;尽管司徒(相国、丞相)或置或省,而左、右长史皆置,统领诸曹。见《晋书·职官志》、《宋书·百官志上》、《南齐书·百官志》、《魏书·官氏志》、《隋书·百官上·中》。

2、十六国时都督府(太府)、牧府(少府)多置左、右长史,位居群官之首,实为国务长官。

3、明朝王府长史司置左右长史,掌王府之政令,总领王府事务。《明史·职官四·王府长史司》:“左右长史各一人,正五品……长史掌王府之政令,辅相规讽以匡王失,率府僚各供乃事,而总其庶务焉。”

猜你喜欢

  • 内戚

    指皇帝宫中诸夫人、嫔、妃等戚属。《后汉书·赵熹传》:“二十六年,帝延集内戚燕(宴)会,欢甚,诸夫人各各前言‘赵熹笃义多恩,往遭赤眉出长安,皆为熹所济活。’帝甚嘉之。”

  • 注册局

    官署名。清末商部附属机构。光绪三十年(1904)设。掌商标等注册事宜。原由江海关、津海关管理的标牌注册局作为沪、津二分局,归其管辖。置章京六人,供事四人。清末商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年(公元1904年)

  • 右都丞

    官名,东汉置,为右都候之副,掌佐右都候行施职事。详“右都候”条。

  • 南作坊使

    官名。北宋太祖开宝九年(976)分作坊使置,属西班诸司使。多不领本职,仅为武臣迁转之阶。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六品。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东作坊使。

  • 六曹清吏司

    官署名。明永乐元年(1403)于北京行部下置。分吏、户、礼、兵、刑、工六曹。刑曹置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照磨、检校各一人,司狱一人。其余五曹分置郎中、员外郎、主事各一人。后户曹增主事三人。十八

  • 河南司

    官署名。即“河南清吏司”。

  • 典驭下大夫

    官名。北周置。《隋书·董纯传》:“ (纯) 在周,仕历司御上士,典驭下大夫。”一说属夏官府。正四命。官名。北周置,正四命,府属不详,可能是夏官府的属官。任此职者见《隋书·董纯传》:“在周历司御上士、典

  • 陕西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陕西部、刑部陕西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陕西部”。

  • 荐削

    即“举状”。

  • 禀台

    官制用语。宋朝官员因公事向御史台禀报,称禀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