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戍主

戍主

官名。南北朝置,为戍的主将,掌守防捍御之事,除管理军政外,还干预民政和财政。多以郡太守、县令、州参军及杂号将军等官兼领。北魏肃宗孝昌三年(527),因政权不稳,曾诏留戍主、副质子于京师。北齐定为从七品,北齐以后,戍分上、中、下三等。北周为三命。隋、唐时不干预民政、财政。隋朝上戍主为正七品,中戍主为正八品、下戍主为正九品。唐朝上戍主正八品下,中戍主从八品下,下戍主正九品下。宋朝虽存其名而罕有除授。


官名。南北朝隋唐皆置此官,掌边疆防卫守御。分上中下三等,上戍主领五十人,中戍主领三十人,下戍主所领不足三十人。上戍主正八品下,中戍主从八品下,下戍主正九品下。见《新唐书·百官四下·上镇》。

猜你喜欢

  • 典仪副

    官名。明朝于各王府典仪所分置,各一人,从九品,佐典仪正掌陈仪式。嘉靖四十四年 (1565)革。

  • 国民会议事务局

    内务部直辖机构。见“筹备立法院事务局”。

  • 东绫锦副使

    官名。宋太宗太平兴国二年 (977)置,后用为武臣阶官,属东班诸司使。真宗咸平元年(998),定为同七品。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改从七品。徽宗政和二年(1112)重定武臣阶官名,废。

  • 殿中都

    殿中都令史简称。

  • 御史大夫

    官名。①秦始皇始置,位仅次于左、右丞相,辅佐丞相处理全国政务,权重而秩尊。西汉沿置,仍为丞相副贰,秩中二千石,与丞相对称“二府”、“两府”,协调处理天下政务,而以监察、执法为主要职掌,为全国最高监察、

  • 尚药局直长

    官名。即尚药直长。伎术官名。隋唐为尚药局的佐官;金为尚药局的属官。见“尚药局”。

  • 神乐观右知观

    官名。参见“神乐观左知观”。

  • 太子冗从仆射

    东宫侍从武官,职掌略同冗从仆射。南朝宋初置,员七人。梁、陈沿置,员一人。梁五班; 陈七品,秩六百石。东宫武官名。见“太子二将”。

  • 宫籍监提点

    官名。见“宫籍监”。

  • 孛可孙

    官名。蒙古语,意为“督查者”,掌马驼草料供应分配,秩正三品。元武宗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