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戎政府

戎政府

官署名。明世宗嘉靖二十九年 (1550)于京军三大营(五军营、神机营、神枢营) 之上置戎政府,设武臣一,称总督京营戎政;文臣一,称协理京营戎政。其下设副将、参将等官二十六员。隆庆(1567—1572)初,改总督为提督,改协理为阅视,寻并改阅视为提督。四年(1570)二月更京营制,三营各设二提督,文、武各一,文臣系右都御史衔。九月,罢六提督,仍设总督、协理。天启(1621—1627)、崇祯(1628—1644)时,增设监督等职,任之以内臣,京营戎政之权遂尽落于宦官手中。军制隳坏,更无战斗力可言。

猜你喜欢

  • 左参政

    见“参政”。

  • 掾官

    见“曹官”。任知府。参见“吏”。官类名。宋置,见“曹官”。

  • 太子直寝

    东宫武官名。隋置于左右卫率府,员额各八人。

  • 海军处

    官署名。清末陆军部所属机构,为*海军部之前身。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同时将练兵处军学司水师科及工部船政事宜併入。掌全国海军政务,凡厘定章制,考究教育,节制海军人员,监督造械,任补黜陟官员,皆由该

  • 郎仔辖

    官名。清朝西藏地方政府官员之一。隶于噶伦。掌治拉萨街道之事。设五品官二人。

  • 邮政司

    官署名。清末邮传部所属机构。光绪三十三年(1907)设。掌全国邮政,凡邮递方法、邮便汇兑、邮便包裹、邮票款式及邮盟条约均属之。置郎中二人,员外郎二人,主事五人等。官署名。(1) 清末置,属邮传部。掌全

  • 南北互调

    官员任用限制之一。此制实行于明初,见“回避”。

  • 超转

    官制用语。又称越转。宋朝官员转官的一项规定。凡有军功武臣或进士及第、出身等文臣,经磨勘,朝廷特准一次超越数阶官阶升转,称超转。(1)汉至南北朝有超迁之制,亦称超转。参见“超迁”。(2)宋制,超转是官员

  • 典乘兵局

    官署名。明朝太子东宫六局之一。洪武二年(1379)始置,设局郎一人,丞一人,以宦官为之,掌兵仗车舆。洪武二十八年,改为典兵、典乘二局(原典翰局罢,故仍为六局),各置局郎一人,正五品,局丞二人,从五品。

  • 左士郎

    官名。西晋置,为尚书省左士曹长官,亦称左士郎中,六品。东晋省。北魏置。或说孝文帝太和(477—499)改制后隶都官尚书。太和十七年定郎为从五品中,郎中五品上;二十三年皆称郎中,六品。仍可通称为郎。北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