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干
安抚司干办公事简称。
安抚司干办公事简称。
官名。隋于诸王府置学官长一人,唐沿置于亲王府,掌教内人。
官制用语。按班秩阶品授官,称为叙阶。唐朝有二十九阶。叙阶之法,有以封爵,有以亲戚,有以勋庸,有以资荫,有以秀孝,有以劳考,有除免而复叙者。凡应入三品五品者,皆待别制而进之,不然则否。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六班,大通三年(529) 定制后拟“忠勇将军”等号,班阶略升。
官名。宋朝置,员二人,隶少府监,掌祭祠器服等物品。
杂任职名。唐宗正寺诸陵台置,献陵、定陵、泰陵各三百人,昭陵、乾陵、桥陵各四百人,永康、兴宁二陵各一百人;诸太子陵各三十人,合计二千一百人,掌守陵墓。
即“太子左卫率”。
谓脱去布衣,换着官服。指初仕。亦作“释褐”。《晋书·范汪传》:“护军、平南二府礼命交至,始解褐,参护军事。”《梁书·武帝纪中》:“诏曰:‘今九流常选,年未三十,不通一经,不得解褐。”后世沿称。
宋铨选之制,凡选人初次获得保举状,称为破白。
官名。南宋高宗绍兴三年(1133)置,以宰相充任,总领修日历之事。
战国时秦国经过训练的步兵之称。“锐”取其勇猛之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