拨发官
官名。宋置,见拨发司。
官名。宋置,见拨发司。
清朝地方士绅对巡抚、布政使、按察使,以及道台、知府的尊称。
官名。① 清末陆军部军制司之长官。光绪三十二年(1906)设,由副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掌军制司事。②清末海军部军制司长官。宣统二年(1910)设,掌军制司事。由协都统或正参领充任。
见“礼仪院”。
官名。商代设置,掌为王室养殖和捕捞鱼类。见《合集》二九七零零。
即“署亲军校”。武官名。清置,属侍卫处。其员额设置同“亲军校”, 参见该条。
官署名。宋太宗淳化四年(993),改磨勘京朝官院置,差遣院亦并入。设知审官院二人,由侍御史知杂以上充任。掌考校京朝官殿最,定其官爵品级,分拟其内外任使,奏报皇帝。神宗熙宁三年(1070)改为审官东院;
官名。即内侍省内常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改内侍省为长秋监,改内常侍为内承奉。唐高祖武德四年(621)复长秋监为内侍监,内承奉亦复名内常侍。官名。隋置,属长秋监,见该条。
官场用语。宋朝百官赴政事堂,枢密院议事,称为巡白。
官名。西魏、北周秋官府司隶下大夫掌徒中士佐官,正一命。
宫中女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紫极、光兴二殿俱置。官准二卫,五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