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署名。战国齐置。齐国设置右廪、左廪,分管粮谷收藏与供应。《衡斋金石识小录》齐陶量印文;“陈榑三立事岁,右廪釜。”
官名。北洋政府置,为币制局的副长官。见“币制局”。
即享受与太师、太傅、太保相等的礼仪待遇。北魏前废帝普泰元年(531)特置,居上公下、三公上,以授尔朱世隆。孝武帝太昌元年(532)又授清河王元亶。
杂任职名。唐置于诸津,每津各八人,掌桥梁修缮之事。
官署名。明太祖洪武十五年(1382)于五军都督府置。设左、右参军,掌参谋军务。后革。
爵位名。北周置,地位在县男之下,命数未详。
官名,属太尉,为一曹之长,总领曹事。汉代太尉等公府分曹办公,总领一曹事务的正职称掾,副职称属或史,某曹之掾,称某曹掾。曹,类似今天的局、处、科。太尉,掌全国之武事,为最高的军事长官,为三公之一。《后汉
官名。《周礼》春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掌田猎祭祀祝祷。属员有府、史、徒。《周礼·春官》:“甸祝下士二人,府一人,史一人,徒四人”,“掌四时之田表貉之祝号。舍奠于祖庙,祢亦如之。师甸致禽于虞中,乃属禽。
即北魏时“中都坐大官”、“内都坐大官”、“外都坐大官”的泛称。
官名。北周置。正二命。一说为春官府属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