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掌仪司

掌仪司

官署名。清朝内务府所属七司之一。初名“钟鼓司”,继改“礼仪监”、“礼仪院”,康熙十六年(1677)改“掌仪司”。掌内廷礼乐及太监之品级、升调诸事。每届纂修玉牒之年,将未入黄册之皇子、皇孙、公主等开单送宗人府。设郎中二人,员外郎八人,主事、委署主事各一人,以及赞礼郎、司俎、司祝、司香、司碓、司爨、笔帖式、书吏各官。又设首领太监、副首领太监、太监等,掌传达内廷交办事项及内务府与敬事房往来文移。所属有中和乐处及果房,分掌奏乐和供备果品。此外,南苑、京畿、直隶、盛京等处所设果园之额征亦由司查核。宣统元年(1909),以避溥仪讳改“掌礼司”。


官署名。清置,为内务府七司中的第三司,康熙十六年改礼仪院为掌仪司,掌内务府祭祀、礼仪、乐舞等事。见《清史稿·职官五·内务府》。

猜你喜欢

  • 钟律郎

    官名。 十六国前燕置。《晋书·慕容载记》: “ (慕容) 钟律郎郭钦奏议以承石季龙水为木德, 从之。 ”北魏亦置, 为秘书省属官, 负责

  • 参议院

    民国临时政府时采取一院制,称参议院;议员由省议会、中央学会、华侨联合会互选产生。参议院代行国会职权,相当外国的上议院。

  • 军令部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由参谋总部演变而来,属军事委员会。执掌军令,筹拟作战计划及后方勤务,搜集情报及管理参谋人员、陆军大学及驻外武官。设部长一人,上将级;次长一人,中将级。军令部的内部组织设一室三厅

  • 大都督兵农司

    官署名。设于元顺帝至正十九年(1359)二月,置司于西京大同,以孛罗帖木儿领之。下设分司十道,专掌屯种之事。

  • 銮舆卫

    见“銮仪卫”。官署名。清置,掌供奉乘舆秩序卤簿,辨其名物与其班列等。其长官为掌卫事大臣,正一品,以满、蒙王公大臣兼任。銮舆使,正二品,满洲二人、汉军一人。其属有堂主事、经历厅经历、笔帖式等官,还有六所

  • 飙出将军

    见“十飙将军”。

  • 司津监

    ① 官署名。即都水监,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都水监。② 官名。即都水使者,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都水使者。官署名,亦为官名。唐龙朔二年(公元66

  • 治书侍御史

    官名。亦称治书御史,简称御史、侍御。或说西汉宣帝时令侍御史二人治书(管理图籍文书),遂有其名。东汉为御史台属官,置二员,秩六百石。职掌依据法律审理疑狱,与符节郎共平廷尉秦事,选御史考试高第、明习法律者

  • 尚舍局

    官署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门下省殿内局置,隶殿内省,置奉御二员、直长八员。唐朝殿中省置,有奉御二员、直长六员,掌殿庭祭祀张设、汤沐、灯烛、汛扫,皇帝行幸,则设三部帐幕;其外,则蔽以排城; 大

  • 主药下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置,北周沿置。天官府太医下大夫属官,员六人,掌药的配制、收藏。正一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后汉书·百官志》:“太医令药丞、方丞一人,属少府。”北周天官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