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思院

文思院

官署名。五代后梁置,旋改乾文院。宋太宗太平兴国三年 (978) 复置,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及彩绘装钿等器物,设监官四人,以京朝官、诸司使副、内侍、三班使臣充任。神宗熙宁三年 (1070)定制,以文、武臣各一人为监官。元丰(1078—1085)改制,归少府监。南宋初,随少府监归隶工部,置提辖及监官。西夏置,职掌同北宋,以文思使为长官。金朝改置文思署。明朝复称文思院,属工部都水司,主管朝廷舆辇、册宝、法物和各种器服所需金银犀玉、金彩绘素等装饰品之制造和供应事宜,设大使、副使领其事。


唐代宫廷中工艺制造场名。不属少府监,以宦官为文思使。宋沿其制,以文思院掌造金银犀玉工巧之物。唐代文思院为内诸司之一,而宋代的文思院则属工部和少府监。到南宋,少府监并入文思院,分上下界,上界造作金银珠玉,下界造作铜铁竹木杂料。明代工部所属有文思院,设大使、副使。见《历代职官简释·文恩院》、《宋史·职官三·工部》、《宋史·职官五·少府监》、《明史·职官四·工部》。

猜你喜欢

  • 中书执政事笔

    即以中书令主持政务之名义,为政事堂秉笔宰相。唐高宗弘道二年(684) 中书令裴炎以此名义移政事堂至中书省,主持宰相议政,总其记录,并更直承旨。

  • 安徽司员外郎

    即“安徽清吏司员外郎”。

  • 道丞

    官名,汉置,职如县丞,佐令或长治本道。凡县主蛮夷曰道,满万户置令,不满万户置长,皆置丞,佐令或长,为之副。见《后汉书·百官志五》。

  • 公府度支曹

    公府诸曹之一。度支指财赋的统计和支调。东晋初。晋元帝镇东丞相府置度支曹,设度支参军以掌理曹事。

  • 书直

    杂任职名。唐于集贤院置书直及写御书人共一百人,募擅长书法者为之,掌缮写经籍及御书。有官者称直院。宋称书直官,置于集贤院、昭文馆及史馆,为流外官。

  • 小司金下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冬官府司金司次官,佐司金中大夫掌金属矿藏的开发、冶炼及器物制作。北周武帝建德二年(573),省六府诸司中大夫,遂成为司金司长官,称司金下大夫。宣帝即位,复置六

  • 东曹

    官署名。西汉丞相府所属诸曹之一,东汉时三公府亦置。据《后汉书·百官志》,太尉所属东曹主二千石长吏迁除选举及军吏。以掾领之,秩比四百石。汉末曹操于相府亦置东、西曹,皆典选举。东曹典府外官吏。三国魏大将军

  • 庶务司郎中

    官名。清末外务部庶务司长官,光绪二十七年(1901)设。掌司事。正五品,奏补。

  • 格格五等

    清朝皇族的女儿称“格格”,意为“小姐”,其封爵等级有五:1、郡主,2、县主,3、郡君,4、县君,5、乡君。不入五等爵的称“宗女”。见《清史稿·职官一·宗人府》,参看“格格”条。

  • 监渠掾

    郡分职吏名。见“郡水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