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文渊阁领阁事

文渊阁领阁事

官名。清朝文渊阁之长官。乾隆四十一年 (1776) 设。满、汉各一人,以大学士、协办大学士、翰林院掌院学士兼充。掌文渊阁书籍之典守事。


官名。清置,为文渊阁长官。文渊阁在紫禁城内东南角,为宫内藏书之处。其官有领阁事三人,掌典综册府,由大学士、协办大学士、掌院学士兼充;直阁事六人,掌典守整理等,由内阁学士、少詹事、讲读学士兼充;校理十六人,掌注册点验,由庶子、侍读、侍讲、编修、检讨等兼充;检阅八人,内阁中书派充。还有提举阁事大臣,为事务长官。见《清史稿·职官二·翰林院·文渊阁领阁事》,《历代职官简释·文渊阁领阁事》。

猜你喜欢

  • 判度支事

    官名。北宋前期置,员一人,以无职事朝官充任,无职掌。神宗元丰(1078—1085)改制,度支司复置郎中、员外郎,遂罢。

  • 魁长

    对少数民族首领的泛称,也称“魁首”。《后汉书·张法滕冯度杨列传论》:“然其雄渠魁长,未有闻焉。”《旧五代史·汉隐帝纪》:“慕容彦超谓帝曰:陛下勿忧,臣当生致其魁首。”

  • 参军督护

    官名。东晋置,领营兵,有部曲。南北朝沿置,不领营兵。三公府、诸王府、持节都督府及将军开府皆置,地位较低,在长兼行参军之下。南朝梁列为流外官。官名。东晋始置,为领兵诸公的属官,本皆领营兵,有部曲,南朝宋

  • 公使人

    元朝官署中职司杂事的人员。包括跟随官长的祗候,外出勾捕的曳剌,看守监狱的禁子等。头目称为首领或总领,副职称面前。北方在四两包银户、南方在税粮三石以下户内选差; 免纳科差、税银,免当杂泛差役,并可支请食

  • 门下督

    官名。汉朝郡县所属职吏,主盗贼事,亦称门下督盗贼。东汉末年丞相府、将军府亦置。三国因之。晋朝骠骑以下及大将军不开府者置之,员一人。北朝北魏州府及北齐清都郡亦置。官名,为“门下督盗贼”的省称,汉代官府皆

  • 盐场司令、司丞

    官名。元代大都河间等路都转运盐使司与山东东路转运盐使司所属各盐场均置司令一人,从七品,副职有司丞一人,从八品。山东东路转运盐使司所属盐场并置管勾一人,从八品。

  • 会选

    明代铨选方式之一。明代吏部于弘政门会选通、参以下官。参见“廷推”。

  • 州西曹书佐

    州门下吏名。汉代司隶校尉所属有功曹书佐,主选用。三国蜀沿置,魏无考,至晋改称西曹书佐。《宋书·百官志下》说:“别驾、西曹主吏及选举事。……西曹即汉之功曹也。”别驾为外曹纲纪之任,西曹为门下之任,故其职

  • 料院

    即“粮料院”。

  • 宣纳中士

    官名。北周宣纳下大夫属官,正二命。职掌参见“宣纳下大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