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中上将军

殿中上将军

官名。十六国前秦、后秦置。统殿中兵,掌宫庭侍卫。前秦位在五校尉下。见《晋书·苻坚载记下》、《姚兴载记下》。

猜你喜欢

  • 王国私府长

    官名。西汉置,主王国府藏。初名少府,景帝中五年(公元前145年)省,可能即以私府代之。《汉书·路温舒传》记温舒为广阳私府长。颜师古注:“藏钱之府,天子曰少府,诸侯曰私府。长者,其官之长也”。除少府、私

  • 三署

    汉朝光禄勋属下左、右、五官二官署合称。三署各置中郎将分领郎官。西汉五官、左、右三署辖中郎 (一说辖中郎、谒者、侍郎),别有车、户、骑三署,辖郎中。东汉时省车、户、骑,唯置五官、左、右署,中郎、侍郎、郎

  • 祖儒

    西夏语官名。西夏置,职掌不详。吴广成《西夏书事》卷二十,记嘉祐六年(公元1061年)七月,谅祚“使祖儒嵬名聿正入贡,请尚公主。”祖儒为名聿正的官称。《续资治通鉴长编》卷一八四“嘉祐元年十二月”条下译作

  • 左羽林率上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 (556) 置,北周沿置。夏官府左武伯中大夫属官,统禁军羽林士,负责皇帝临朝及出行的侍卫,下设左羽林率中士、左羽林倅长下士以佐其职。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 (581) 罢。

  • 织彩中士、下士

    官名。北周置织彩中士,正二命;织彩下士,正一命。掌织各色锦缎,属冬官府司织下大夫。

  • 典彘中士、下士

    官名。“彘”即猪,也称为豕。《周礼·春官·小宗伯》郑众注:“司徒主牛,宗伯主鸡,司马主马及羊,司寇主犬,司空主豕。”北周行《周礼》,故置典彘中士,正二命;典彘下士,正一命。属冬官府司水中大夫。

  • 小冢宰上大夫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多省称为小冢宰。天官府次官,员二人,佐大冢宰卿掌宫廷供奉、侍卫以及全国财政收支,百官俸给等事务,正六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官名。北周依《周礼》小宰

  • 内大相

    官名。吐蕃官,曰曩论掣逋,亦曰论莽热,置一人,任国事。

  • 五邑守堰

    官名,西周置。掌五邑守卫事。五邑是特指周都丰、镐、葊、成周,王城五地,或指一般五邑,不详。

  • 辽东煎盐提举司

    官署名。明朝设置于辽东地区,掌食盐生产、运销之政。设提举,正七品,同提举,正八品,副提举,正九品,及各盐场盐课司、各盐仓大使、副使等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