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殿中省

殿中省

官署名。管理皇帝衣食住行等生活事务的宫廷机构。唐高祖武德三年(620)由殿内省改名,设监、少监、丞等官,领尚食、尚药、尚衣、尚舍、尚乘、尚辇六局。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名中御府,咸亨元年(670)复旧。五代因之。北宋前期唯掌郊祀、元日、冬至皇帝御殿及禘祫后庙神主赴太庙时供具伞扇之事,置判省事一员,以无职事朝官充任。徽宗崇宁二年(1103)复置监、少监、丞,掌供奉皇帝御食、医药、 服御、 幄、 辇舆、 舍次之政令, 领尚食、 尚药、尚酝、尚衣、尚舍、尚辇六局,原掌供奉事务的御药院、尚衣库等悉并入本省。钦宗靖康元年(1126)罢六尚局。辽朝改名殿中司。


官署名。掌管皇帝的饮食、服裳、车马等事。下设尚食、尚药、尚衣、尚乘、尚舍、尚辇六局。其官有监一人,从三品,统领省中事务;少监二人,为副,从四品上;丞二人,从五品上。见《新唐书·百官二·殿中省》。初,魏、晋以后设殿中监,属门下省,地位较低。隋始分立殿内省,唐改为殿中省;虽与秘书省、内侍省同称省,但地位较高。宋也设殿中省,其设官分职,基本与唐朝同。以后不再设。见《宋史·职官四·殿中省》。

猜你喜欢

  • 总理处

    官署名,即军机处,掌军国大政,以赞机务;终日值班,以应对献替。巡幸时也如此。清朝初期,置议政处,令巩阿岱等为议政大臣,参议谋划军政要事。雍正十年(公元1732年)用兵西北,怕值班大臣泄密,始设军机房,

  • 豪恶吏

    豪而恶的官吏,与“善吏”相对而言。《史记·酷吏列传·王温舒》:“温舒复为中尉……督盗贼,素习关中俗,知豪恶吏。豪恶吏尽复为用。”

  • 政事舍人

    官名。辽朝置。南面官,政事省官员,袭唐中书舍人之制,掌侍奉进奏、参议表章,及劳问有功将帅及大宾客,按察详决冤狱等事。政事省改称中书省后,改称中书舍人。

  • 中央警官学校

    专门学校名。原名警官高等学校,民国六年(公元1917年)北洋政府创办,校址设在北京,国民党政府成立后接办,属内政部。依照民国二十一年(公元1932年)五月内政部修正公布的《警官高等学校规程》规定,警官

  • 紫微省

    官署名。即中书省,唐玄宗开元元年(713)改,五年复名中书省。参见“中书省”。官署名。唐玄宗开元元年,改中书省为紫微省,改中书令称紫微令,改中书侍郎称紫微侍郎。见《新唐书·百官二·中书省》注。参看“中

  • 府院狱

    监狱名。宋置,属府院,掌拘系该管地方一切民刑诉讼案件的人犯。

  • 礼制署

    官署名。清末典礼院所属机构。宣统三年(1911)设。掌朝会、尊崇、庆贺、大婚、经筵、巡幸、耕耤各事,以及皇子公主婚嫁、册立册封、进书颁赏事宜。置署长一人,佥事、录事并鸣赞、序班等。

  • 解巾

    谓除去头巾,换戴官帽。指初仕。亦作“释巾”。《后汉书·韦著传》:“诏书逼切,不得已,解巾之郡。”李贤注:“巾,幅巾也。既服官冕,故解幅巾。”《陈书·儒林·沈洙传》:“解巾梁湘东王国左常侍。”做官。摘掉

  • 左承宣使

    官名,辽置。内侍省官员。职掌不详。内官名。辽置左右承宣使。属南面官中的内侍省,掌宫中传达之事。

  • 北平部郎中

    官名。明初户部北平部、刑部北平部均置,各一人,正五品,掌本属部之事。参见“北平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