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浙等处行中书省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一品。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 六月,立临安(今浙江杭州)行省。十四年三月改为江淮行省。二十一年,徙江淮行省治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又改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复徙省治于杭州。二十八年,割江北诸州郡隶河南行省,本省定名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成宗大德三年(1299),罢福建行省,辖地归江浙行省。领三十路、一府、二州军民政务。辖境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省部分地区。置丞相一员,平章二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一品。世祖至元十三年 (1276) 六月,立临安(今浙江杭州)行省。十四年三月改为江淮行省。二十一年,徙江淮行省治杭州,称江浙行省。二十三年又改江淮行省。二十六年,复徙省治于杭州。二十八年,割江北诸州郡隶河南行省,本省定名为江浙等处行中书省。成宗大德三年(1299),罢福建行省,辖地归江浙行省。领三十路、一府、二州军民政务。辖境包括今江苏南部,浙江、福建两省及江西省部分地区。置丞相一员,平章二员,左、右丞各一员,参知政事二员。
指“公、侯、伯、子、男”五等爵的公爵。《汉书·王莽传》:“公氏作牧,侯氏卒正,伯氏连率,子氏属令,男氏属长,皆世其官。”
(1) 隋大业中置左右十二军,见“亚将”。(2)唐初关中最主要的军队。武德二年(公元619年)置十二军,分关中为十二道,诸道均置军府——骠骑府或车骑府,分别隶属于十二军。次年,十二军各立军号,以万年道
官署名。金朝九路提刑司之一。掌纠察黜陟、劝农采访、管领屯田及镇防诸军。世宗大定二十九年(1189)六月,置于陕西平凉府。设使、副使领司事,秩正三品、正四品。下设判官、知事等官。
官名。清末始置,北洋政府沿设,为税务处的佐官,见“税务处”。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 仿《周礼》稍士置,北周沿置。秋官府刑部中大夫属官,正三命。下设稍法中士以佐其职。隋文帝开皇元年(581) 罢。
即“常阳帖城阿不笼等处万户府”。
官名。春秋战国已有其称,初泛指学者,战国末年齐、魏、秦等国置为职官。秦、西汉初充当皇帝顾问,参与议政、制礼,典守书籍,秩四百石,秩虽卑而职位尊显。设仆射为之长,名义上隶太常。秦始皇时有七十余人,二世时
明朝浙江、四川、山东、河南、陕西、山西、江西、广东、广西、福建、湖广、贵州、云南道提刑按察司的总称。各设按察使、副使、佥事等员,掌一省刑名按劾之事。洪武 (1368—1398)初,曾置北平道提刑按察司
官名。北洋政府时期,袁世凯任总统时设于总统府,即外文秘书。
元代宿卫军在用于大祭祀时称为仪仗军。参见“宿卫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