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使
宋朝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别称。
宋朝提点坑冶铸钱公事别称。
旧社会对武职的通称。清代称参将、游击以上武官为将,都司、守备以下为弁。《清会典·事例·兵部武生童考试二》:“如有恃符滋事不知奋勉者,即令该管将弁详请开除。”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太祝下大夫司巫中士佐官,正一命。
官名。清置,见“御茶膳房”。
官名。见“工部中大夫”。
见“资善堂”。官名。宋置,见“资善堂”。
官署名。唐朝左右卫所领内府五府之一,置中郎将总府事,左、右郎将副之,下领兵曹参军、校尉、旅帅、队正、副队正及近卫卫士翊卫等属,掌宿卫,号称内仗,极受亲信。
辽官名。太常寺官员。掌文书簿册之类。
汉朝官府分曹处理政事,因称官吏在官署治事为坐曹。
官名。西魏恭帝三年(556)置,北周沿置。地官府司市司次官,员一人,佐司市下大夫掌本司事务。正三命。隋文帝开皇元年(581)罢。官名。见“司市下大夫”。
官名。北魏置,统方舞郎。孝文帝太和十七年 (493) 定为从五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