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漕运司

漕运司

官署名。金、元掌河仓漕运之官。金设提举、同提举领司事,秩正五品、正六品。下设勾当官掌催督起运纲船。吏员有司吏、孔目官、公使、押纲官等。凡河漕所经之地,州府官衔内皆带提控漕河事,县官带管勾漕河事。漕运司下设儤使料、起运料。元亦称漕运使司,世祖中统四年(1263)由漕运所改置,秩正五品。至元十二年(1275),改为都漕运使司。次年,分设江南漕运司,十五年罢,以其事隶行中书省。后都漕运使司亦简称漕运司。


官署名,金朝置,掌河仓漕运之事。其官有提举一员,正五品;同提举一员,正六品;勾当官,从八品,掌催都起运纲船。司吏六人,分掌课使、起运两科,各设孔目官、前后行各一人。儤使科,掌吏、户、礼案。起运科,掌兵、刑、工案。公使八十一人,押纲官七十六人。见《金史·百官三》。

猜你喜欢

  • 祗候小内品

    官名。宋朝入内内侍省宦官,位在贴祗候内品上、祗候内品下。宦官职名。宋入内内侍省置。

  • 春秋科

    贡举科目名。北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司马光以王安石贬低《春秋》,特建言设此科。绍圣四年(1097)罢。后废置不常。钦宗靖康元年(1126)再置,次年又废。科举常科科目之一。宋元祐年(公元1086

  • 左右监门率府

    东宫警卫机构。隋置,掌诸门禁。设率一人、副率二人,职拟朝廷左右监门将军。长史以下设官同内率府,而各有直长十人。唐沿置,掌东宫诸门警卫。凡财物、器用,人员出入,都有门籍,其法如左右监门卫。设率各一人,副

  • 点检医药饮食

    官名。或称提点医药饭食、点检医药饭食、提点医药饮食。南宋三衙长官、都统制、招讨使、招抚使等属官,分督医人,主管军队药食。幕职名。亦称点检医药饭食,提点医药饮食,提点医药饭食。宋置,为招讨使、招抚使、三

  • 西冶丞

    官名。见“西冶令”。

  • 街道司管勾

    官名,金朝置。正九品,掌洒扫街道,修治沟渠。见《金史·百官二》。官名。金置,见“街道司”。

  • 中书典校

    参见“典校”。

  • 翊卫府亲侍

    官名。隋置,属翊卫府,掌侍卫。见《隋书·百官下·十二卫》。

  • 盟掾

    官名,汉置,为县佐吏,设在西南边县,掌与少数民族协盟事务,内地无。见《隶释·十五·蜀郡属国辛君造桥碑》。县分职吏名。汉代置于嘉县,见《隶释》一五《蜀郡属国辛君造桥碑》,职掌对“蛮夷”的交涉协盟之事。

  • 参议朝章国典

    唐朝宰相职衔名义。《新唐书·太宗纪》: 贞观十年(636)六月“魏徵罢为特进,知门下省事,参议朝章国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