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率府

率府

官署名。唐朝太子左右卫率、左右宗卫率(左右司御卫率)、左右清道率、左右监门率、左右内率置府,号太子十率府,各置率一员、副率一员或二员,并有长史、录事参军事、仓兵(胄)曹参军及司阶、中候、司戈、执戟或监门直长或千牛、备身、主仗等属,分掌东宫兵仗羽卫、内外巡警、宫门禁卫、侍卫供奉等事,领诸内、外府兵。宋朝十率府官存而无职司。辽朝沿置,十率府皆置率。金朝东宫宫师府置左右卫率府,有率,掌周卫导从仪仗。明洪武(1368—1398)初曾置左右率府使、同知左右率府使、左右率府副使,皆以勋旧大臣兼领,后革。


官署名。唐朝太子有十率府:左右卫率府,掌兵仗仪卫;诸曹三府外府皆为其属。左右司御率府,职掌同左右卫率府。左右清道率府,掌昼夜巡警;皇太子出入,则清道游队先导,后拒队在后。左右监门率府,掌诸门禁卫;凡财物器用出者有籍。左右内率府,掌千牛供奉,太子坐日,领千牛供奉升殿;太子射,则奉弓矢等。见《新唐书·百官四上》、《通典·职官十二》。

猜你喜欢

  • 牌子头

    又作牌头。蒙古早期基层军官,统十夫,又称十夫长。元朝建国后,内迁蒙古军中的十夫长仍有此称。

  • 磨勘司右司副

    见“磨勘司左司副”。

  • 奉迎使

    使职名。唐德宗建中元年(780) 以睦王李述为奉迎使、工部尚书乔琳为副使,分道访求太后。宋朝亦置,钦宗靖康元年 (1126) 以赵野为道君皇帝行宫奉迎使,迎奉道君皇帝。

  • 起部承务郎

    官名。隋文帝置工部员外郎,为侍郎的副职。炀帝改诸司侍郎为郎,废员外郎,增郎的员额为二人,又改工部郎为起部郎,后又减郎的员额为一人,另置承务郎一人,掌同员外郎。唐武德初沿置,三年(公元620年)改为“工

  • 京市署

    官署名。隋朝司农寺置,管理京师市易,设令二员,肆长四十员。炀帝大业三年(607) 改置京师、东都凡五市署,隶太府寺。

  • 主旗贝勒

    见“议政贝勒”。

  • 司徒左西掾

    官名。晋朝置,司徒府僚属,掌左西曹。多以文史之士充任。南朝沿置。梁八班,陈六品。

  • 前锋监军

    官名。东晋置。《晋书·钟雅传》: ”苏峻之难,诏雅为前锋监军、假节,领精勇千人以距峻。”参见“监军”。

  • 昭义校尉

    官名。三国吴孙权黄武(222—229)中置。鄱阳太守周鲂讨擒鄱阳大帅彭绮,加此。见《三国志·周鲂传》。官名,三国吴置,掌领兵作战,位低于将军。《三国志·吴书·周鲂传》:“黄武中,鄱阳大帅彭绮作乱,攻没

  • 武旅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梁武帝天监七年(508)定为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与轻车将军等同班,代旧辅国将军; 大通三年(529)定为武职三十四班中的二十四班。陈沿置,改为拟五品,比秩千石。如加为武旅大将军,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