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隶府
府的等级之一。元制,直隶于省的府称为直隶府,与路居于同等的地位。
府的等级之一。元制,直隶于省的府称为直隶府,与路居于同等的地位。
明清对奉皇帝委派而特办某事官员之称呼。清制,其三品以上者称“钦差大臣”。均属临时性差遣,事毕则解任。
官名。隋炀帝始置,为二十四司之一。属尚仪局,二人,从六品。唐改正六品。掌朝见、宴会、赞相之事。宋、金、明悉如唐制。明永乐 (1403—1424) 后归其职于宦官。女官名。唐、明皆置,属尚仪局。掌宾客朝
爵位制度。战国时秦国始置。秦及汉朝沿用。秦商鞅变法时,依据原有爵制,参照各国制度,制定秦军功爵位等级,其后逐步形成二十等爵。据《汉书·百官公卿表》,二十等爵名为: 一级为公士,二上造,三簪袅,四不更,
官名。周置,掌杀草之政令。见《周礼·秋官·薙氏》。
商代前期王室的基本军事组织。见“族军”。
唐朝太常寺四院之一,掌收藏大享用六乐之器。
武官名。北齐设置,用以褒赏勋庸,秩从八品下。
官名,西汉置,属大行令,位在各曹掾史下。《汉书·儒林传》:“请选择其秩比二百石以上及百石通一艺以上補左、右内史、大行卒史。”参看《汉书·百官公卿表·典客》、《后汉书·百官二·大鸿胪》。吏员名。西汉大鸿
官名。北魏置。掌管羌族事务。孝文帝太和十七年定为三品中,二十三年改为从三品。北齐沿置,从三品。
为太子左户将和太子右户将两官,分掌左右户郎更直。见《后汉书·百官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