稽察内务府御史衙门
即“稽察内务府御史处”。
即“稽察内务府御史处”。
官名。元置,见“怯薜”。
官名。即“典属清吏司员外郎”。
官署办事单位。北洋政府时始置,一般属于科,有的机关的股相当于科。其主官称股长。
官名。宋徽宗崇宁四年(1105)置,助理三卫府之事。五年废。参见“三卫官”。
官名。唐初有甲铠署,贞观六年(公元632年)改为甲坊署。设令一人,正八品下;丞一人,正九品下。掌出纳甲胄 、綅绳、筋角、杂作及工匠。所属有监作二人,府二人,史五人,典事二人。宋不置,金亦于军器监置甲坊
官名。元代于诸路总管府分设织染杂造二局,织染局置局使、副使各一人;杂造局置大使、副使各一人。明代并织染杂造为一局,隶于府、州。王圻《续文献通考》记其职掌为“典织造。凡钱币有常数,丝与练染之费,并给于府
官署名。清朝太医院所属之行政机构。负责验看初进太医院医生所具呈报,并送堂官面试。由吏目一人兼领厅事,下设经承四人。
官名。辽置,为文班司的副主官。见“文班司”。
官名。北魏置,秘书省属官。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七品下。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载。
宫官名。南朝宋太宗定后宫百官时置,员二人,六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