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不领人酋长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不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官名。北齐置。原称第三不领民酋长,唐朝人修史时避讳改。视六品。
见“大天源延圣寺总管府”。
官署名。北齐始置,掌东宫供奉事务,有中庶子、中舍人、通事守舍人、主事守舍人,各四员,领殿内、典膳、药藏、斋帅等局。隋朝置左庶子二员、内舍人四员、录事二员、主书令史四员,统司经、宫门、内直、典膳、药藏、
官名统称。即宋朝知閤门事、引进使、四方馆使、东上閤门使、西上閤门使、同知閤门事、閤门通事舍人 (閤门宣赞舍人)、閤门祗候、閤门舍人及带御器械等官。为武臣清要之选。宋以閤门宣赞舍人与三门祗候二等谓之閤职
官名。又称“耤臣”。殷商置。《甲骨文合集》第五六○三片: “己亥卜,贞。令吴小耤臣。”官名。商代设此官,掌农事。实为农业奴隶的总管。
春秋战国时期称出使来聘的别国卿大夫。《周礼·地官·大司徒》: “大宾客,令野修道委积。”贾公彦疏: “案《大行人》,诸侯来朝曰宾,卿大夫来聘称客。”
爵名。清朝宗室封爵有奉恩镇国公、不入八分镇国公。详见该条。又,清朝对蒙古贵族之封爵亦设镇国公,为第五等。列贝子下,辅国公上。爵名。清代宗室封爵共十二级,第五级为奉恩镇国公,第七级为不入八分镇国公。清太
官名。北魏置。掌尚书省比部曹。《魏书·陈建传》: “比部尚书、平原王陆睿”。参见“比部”。
官名。《周礼》天官之属有职岁上士四人,中士八人,主管财政支出的事务。北周天官府太府中大夫所属有掌出上士,正三命;掌出中士,正二命。相当于《周礼》天官职岁之职。
官名。北魏前期置,贾儁自秘书中散任此。
官名。西晋惠帝所置六曹尚书之一,三品。旋省并左民尚书。北魏太武帝始光元年 (424)复分置,不久罢。参见“左民尚书”。官名。晋惠帝置,掌天下公私田宅、租调等事。也称右户尚书。见《晋书·职官志·列曹尚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