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算学

算学

学校名。隋朝置为国子学之一,设博士一人,掌教授学。唐初废。高宗显庆元年(656)复置,三年又废,以博士以下隶太史局。龙朔二年(662)复置,属国子监。设博士二人,从九品下; 助教一人。掌教八品以下官子弟及庶人子为生者。宋初不置。徽宗崇宁三年(1104)复置,依元丰(1078—1085)算学条制编成“算学敕令格式”,招收学生二百余人,许平民报考。习读算书、天文书,演练算法,并习一小经。大观四年 (1110)并入太史局。宣和二年 (1120) 罢。南宋复置,仍隶太史局。设算学博士、算学谕,分掌教学之事。清朝又称算法馆。为国子监附设专教算法之学馆。康熙五十二年(1713)设于畅春园蒙养斋,简精于教学之大臣官员教授八旗世家子弟学习算法,并命皇子、亲王管理。雍正十二年(1734),于八旗官学中增设算学教习。乾隆三年(1738),停官学教习算法,专立算学一所,由钦天监管理。四年,改隶国子监,称国子监算学。额设学生满十二人,蒙古、汉军、汉各六人。特简满大臣一人管理。设助教汉一人、教习汉二人,掌教算法。学生五年学习期满,经过考核,以天文生、博士等职选用。光绪三十一年(1905),以裁国子监,复改隶钦天监。


官学名。《魏书·艺术传》记北魏世祖时,殷绍为算生博士,给事东宫西曹。隋初国子寺所属有算学,置算学博士、助教各二人,学生八十人,仁寿初废。唐于国子监置算学,设博士二人,从九品下;助教一人。招收八品以下及庶人子弟为学生,员额三十人。以《九章》、《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候阳》、《周髀》、《五经算》、《缀术》、《缉古》为专业教材、兼习《记遗》、《三等数》。宋代算学建于徽宗崇宁间,隶太史局、入学资格分命官及庶人两种,学生员额为二百一十人。本科教材有《九章》、《周髀》、《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等;还有历算三式、天文书等。本科之外,还须学一小经,愿习大经者听便,清于畅春园设算学馆,选八旗世家子弟为学生。任命精于数学的大臣、官员掌管其事。后废。乾隆三年(公元1738年)复立算学一所,由钦天监管理,次年改隶国子监。特派管理大臣一人,以下设汉助教一人,汉教习二人,分任教授算法。招收学生三十名,满十二名,蒙、汉军、汉各六名。学习期限为五年,学习期满,考试合格,以天文生、博士等职选用。

猜你喜欢

  • 礼部尚书衔兼理藩院事

    官名。清朝顺治十六年(1659)定,理藩院尚书改兼礼部衔。遂有此称。十八年仍复旧称。遂废。

  • 海军部海政司

    官署名。国民党政府设置, 以司长为主官, 下设设计、测绘、警备、海事四科,分理本司事务。

  • 左护军

    官名。东汉献帝建安 (196—220) 中曹操、孙权皆置。统诸军。三国蜀、吴亦置。官名,东汉末献帝时曹操、孙权都置,统各军。三国时蜀也置。

  • 六率

    (1)北周时左右宫伯所统率的宫廷卫士之长。其名称和执掌如下:左右虎贲率,掌虎贲之士;左右射声率,掌射声之士;左右骁骑率,掌骁骑之士;左右羽林率,掌羽林之士;左右游击率,掌游击之士。(2)唐置于东宫,为

  • 内郡国

    汉朝指内地诸郡和诸王国。《汉书·宣帝纪》:“(本始元年)夏四月庚午,地震。诏内郡国举文学高第各一人。”注:“韦昭曰:中国为内郡,缘边有夷狄障塞者为外郡。成帝时,内郡举方正,北边二十二郡举勇猛士。”《后

  • 三元

    官场用语。宋朝乡试、礼部试、殿试皆名列第一,称三元。即解元、会元、状元。但能连中三元者极少,如明朝仅商辂一人。宋代称连中解元省元与状元者为三元;明清时称连中解元、会元、状元者为三元。科举时代三元之人数

  • 皇太子惕隐

    官名。辽朝置。北面官。皇太子惕隐司长官。

  • 公督府

    两晋、南朝指加持节都督号之诸公府。

  • 典书

    官吏名。①三国魏末复五等爵,诸公国置。子、男国置典书丞。两晋南北朝王国以下所置称典书令、典书长。南朝宋、梁东宫属官亦有此职。②唐朝为流外吏职。弘文馆、崇文馆皆置若干人,掌管图书。③元末朱元璋置,为国子

  • 同知集贤院

    官名。金代集贤院设此官,从五品,位在知集贤院(从四品)之下,与其共掌集贤院之政。下有司议官若干人,正八品,咨议官若干人,正九品。见《金史·百官二·集贤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