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宫都监
见“行宫使”。
见“行宫使”。
官名。宋徽宗政和三年(1113)改仪曹参军置,职如故。
官员降罚方式之一。清乾隆时,诏以于敏忠专权,撤出贤良祠,以昭儆戒。
流外官名。唐置,为亲王府典军的属吏,秩流外七品,员额不详。
官名。辽置,见“钱帛司”。
民国时,行政机关辅助办理事务的人员,称助理员。
辽、金授给西夏国主的封爵。有时称大夏国王。李继迁、李德明和夏景宗元昊、惠宗秉常、崇宗乾顺、仁宗仁孝都曾获此爵号。
官名。三国魏置,属少府,佐材官校尉主天下材木之事。东晋时材官校尉改为材官将军,仍隶之。有营兵,与二卫、骁骑等营皆隶中领军 (领军将军)。南朝沿置。梁位流外三品蕴位。官名,三国魏置,为少府属官,佐材官校
官名。隋炀帝大业三年(662)置,司隶台长官,设一员,正四品,掌诸巡察,后罢。官名。隋炀帝时置,为司隶台的主官。见“司隶台”。
官名。辽朝置,为南面官。客省官员,次于客省使。宫名。辽置,为客省的佐官,地位在都客省、客省使之下。见“客省”。
首都的通称。《史记·平淮书》:“漕转山东粟,以给中都官。”中都即指京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