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语官名。武职。汉译为“侍卫”。
官署名。辽朝南面官。分设于各州,统领马步军。设都指挥使、副使等职。
官名。元置,属太史院,秩从九品,员额一人。掌中书省直辖地区印制历书之事。
官署名。金朝置。属吏部。掌颁行官员的封授命令。设提举二员领院事,以吏部郎中、翰林修撰各一人充任。
武官名。北周置,正职为上士,副职为倅长中士。参见“六率”。
官署名。掌皇帝仪仗所用鼓吹乐队。设令、丞为长贰,西晋始置,隶太常。东晋初省太乐并入鼓吹,成帝咸和(326—334)中复分置。南朝宋、齐或设鼓吹监。梁、陈隶太常卿。北朝亦置,北齐隶太常寺,兼掌百戏。隋朝
官名。即突厥沙钵罗咥利失可汗十部每部首领“设”。
官名。西魏、北周地官府民部中大夫畿大夫下大夫属官。正二命。
官名。唐朝京城长安 (今陕西西安)、东都 (洛阳) 郊社署次官,隶太常寺,各置一员,从八品上。
官场用语。唐朝吐蕃等少数民族人来归,称归明。北宋时契丹人及流落辽国之汉人、南宋时女真人来归,或溪峒首领纳土归顺,皆称归明人。归明官年二十五以上,许注授官职,添差不厘务差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