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制用语。指北魏时因战事胜利、新帝即位或立太子等而晋升全部或一部分官员的品阶。
“云南等处行中书省”的简称。
即位列第五品诸将军的泛称。《宋书·顾琛传》: “元凶弑立,分会稽五郡置会州,以(刘)诞为刺史,即以琛为会稽太守,加五品将军,置将佐。”南朝宋以鹰扬至凌江诸将军为五品。
官名。《汉书·李广传》与《汉书·郊祀志》有望气及望气佐,应是太史令的属官。
官名。唐于集贤院置留院官,以学士充任,由皇帝以特别敕令任命之。
①古代高级军职名,位在诸将上。②北宋无品武阶官名,位殿侍下、军将上。徽宗政和 (1111—1118) 后,改名进武副尉。③大将军省称。将军名号,凡将军皆掌征伐。1、古代将军名,地位在诸将上。《史记·淮
使职名。唐玄宗开元六年 (718)改乾元院使置,掌刊辑四部书。
吏员名。清置,见“掌醢署署正、署丞”。
官署名。金上京设,不常置,掌本京城壁及缮修等事。其长官为提举、同提举。见《金史·百官三》。
官名。清朝沿用明朝官制。在布政使官署中设都事一人,掌管受发文件,为从七品。见《历代职官简释·布政使司都事》,参看《明文·职官四·承宣布政使司》。官名。明清置,见“布政使司经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