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部落联盟议事会

部落联盟议事会

部落联盟的权力机关。各部落酋长都是议事会的成员,军事问题和一般重要事项都要由议事会讨论。尧担任部落联盟的首领时,四岳举鲧治水,尧虽然不同意,但仍服从四岳十二牧的决议(见《史记·五帝本纪》)。尧舜时有“禅让”的故事,尧老传位于舜,舜老又传位于禹,中间虽也经过明争暗斗,但最后也都是得到四岳、十二牧的同意的。可见部落联盟的首领一切事情都得听命于议事会,这正是军事民主主义的特点。军事民主主义的出现,意味着原始社会已到尽头。因为按地域相结合的部落联盟已经超出了血缘的界限,是氏族机构到国家的过渡形态。正因为这时已处于原始社会的尽头,战争已成为掠取财富的手段,军事首长或氏族、部落首领的权力和财富迅速增长,成为部落中的显贵,部落联盟的议事会也随着蜕变为贵族的议事会机关,据《尚书·尧典》记载,舜担任大酋长时对部落联盟议事会进行了改革,设置了司徒、司空、后稷、共工、士、秩宗、虞、典乐、纳言九种官职,合称九官。又有四岳,职参谋议;十二牧代表部落联盟督察本部落。议事会已成为阶级社会权力机构的雏型。

猜你喜欢

  • 部从事

    ① 司隶校尉属官“部郡从事”的省称。②晋朝诸郡属官,掌督察非法。官名,汉置,又名州从事,即州刺史的从事。每郡国一人,掌督促文书,察举非法,皆州自辟除。另外,还有治中从事(功曹从事)掌州选署及众事;簿曹

  • 左天厩坊

    见“天厩坊”。

  • 武学

    官学名。北宋仁宗庆历三年(1043)始置,设教授一人,掌讲授兵书、兵法,数月后罢。神宗熙宁五年(1072)复置,设教授以文武臣熟知兵事者充任,其上设判学一人。生员以一百人为限,凡使臣未参班及门荫、草泽

  • 三辅都尉

    官名。汉朝三辅地区都尉总称。武帝元鼎四年 (前113) 置,秩二千石,有丞,六百石。其京辅都尉治华阴 (今属陕西),左辅都尉治高陵 (今陕西高陵西南),右辅都尉治郿 (今属陕西)。东汉建武七年 (后3

  • 木工丞

    官名。原名东园主章丞,汉武帝太初元年(前104)更名木工丞,属将作大匠,为木工令副贰。掌大材,以供东园大匠修造所需。成帝省。官名,汉置,属将作大匠,佐长掌建宫殿用的大木材。参看“木工长”条。

  • 监冶谒者

    官名。东汉末魏国临时设置,以谒者之职兼领冶铸。《三国志·韩暨传》: “后迁乐陵太守,徙监冶谒者。旧时冶作马排”,“暨乃因长流为水排,计其利益,三倍于前。在职七年,器用充实。”官名,东汉末年曹操置,以谒

  • 中宫

    本是宫名,因皇后居此,故有时用来代替皇后。卫宏《汉官仪》:“皇后称中宫。”《后汉书·百官志》:“大长秋一人,二千石。”“掌奉宣中宫命。凡给赐宗亲,及宗亲当谒见者关通之,中宫出则从。”皇后的代称。《周礼

  • 太弟太傅

    官名。十六国汉置,掌辅佐储君太弟刘乂,崔玮曾任此职。职掌同太子太傅。参见《晋书·刘聪载记》。

  • 催纲官

    宋朝发催纲运官统称。三门白波发运司有催使促装纲,以京朝官及三班使臣充任; 催纲,以三班臣以上充任;都大催纲,以京朝官充任。东南诸路水运有催辖纲运。通称催纲官。其官署称催纲司。官名。宋代三门白波发运司有

  • 行都司

    官署名。明朝陕西、山西、福建、湖广、四川行都指挥使司的简称。详见“行都指挥使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