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醋面局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二十八年(1385)始置。初置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数十员。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等。与御酒房不相统辖。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内官、宫人食用酒、醋、面、糖诸物。浙江等处岁供糯米、小麦、黄豆及谷草、稻皮、白面,以备御前宫眷及各衙门内官之用,与御酒房不相统辖。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固定员额。
官署名。明朝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洪武二十八年(1385)始置。初置大使一人,正五品,左、右副使各一人,从五品。后改置掌印太监一员、总理、佥书、掌司、写字、监工数十员。掌宫内食用酒醋、糖酱、面豆等。与御酒房不相统辖。
明代宦官二十四衙门之一。掌内官、宫人食用酒、醋、面、糖诸物。浙江等处岁供糯米、小麦、黄豆及谷草、稻皮、白面,以备御前宫眷及各衙门内官之用,与御酒房不相统辖。主官有掌印太监一人,管理、佥书、掌司、监工无固定员额。
见“司矢”。
专差御史名。清雍正间置,员额一人。后省。
清太祖努尔哈赤次子代善在八和硕中列位最前,称大贝勒。又八和硕贝勒中代善、阿敏、莽古尔泰、皇太极势力最强,被合称“四大贝勒”。
官名。西魏、北周春官府外史下大夫著作上士佐官,员四人,正二命。官名。周置,与著作上士共掌缀国录。参看“著作上士”条。
春秋时的政治单位。联合卿、大夫世族内数室而成,以其中一室之长为首领,常能出兵力数十乘至百乘以上。参见“室”。
官名。辽置,为鹰坊的主官。见“鹰坊”。
官名。①东汉末张鲁置。《资治通鉴·汉献帝建安十八年(213) 》: “(马)超兵败,遂南奔张鲁。鲁以超为都讲祭酒。”胡三省注: “鲁为五斗米道,自号师君,其来学者,初名鬼卒,后号祭酒,各领部众。都讲祭
乡自治组织的执行机关。民国十年(公元1921年)七月三日北洋政府公布《乡自治制》,但未实行。其中规定,乡的自治执行机关为自治公所,设乡长一人,由乡自治会选出,呈由县知事委任,掌办本乡的自治行政事务;并
官署名。唐代宗时,政事多留滞,四方使者及奏计,到京后或连岁不得返,乃置客省以处之。五代沿置。宋因之,掌国信使朝见与辞别时宴赐; 接待各地进奉使及少数民族首领,受其贡献,返回时颁给诏书及赐物; 按官品等
官名。即廪牺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