阁内都督
官名。北魏末置。佐阁内大都督统率皇帝左右的亲信侍卫。《周书·宇文神举传》:“及 (孝武帝) 即位,擢授 (字文显和) 寇军将军、阁内都督,封城阳县公,邑五百户。”
官名。北魏末置。佐阁内大都督统率皇帝左右的亲信侍卫。《周书·宇文神举传》:“及 (孝武帝) 即位,擢授 (字文显和) 寇军将军、阁内都督,封城阳县公,邑五百户。”
官名。《周礼》秋官之属。一说为周朝置。低级外交使官,主掌对诸侯邦国福庆丧荒等事宜。《周礼·秋官》: “行夫,下士三十有二人,府四人,史八人,胥八人,徒八十人”,“掌邦国传遽之小事媺恶而无礼者。凡其使也
医学教官名。明清时设于府医学,明制秩从九品,清制未入流。参见“医学”。
隋唐时官俸的组成部分之一。参见“田禄俸料制”。
见“把总”②。
宦官官名。清置,见“总管太监”。
官名。西魏、北周置。详见“宗侍下士”。
官名。北周置。尉迟惇曾任之。一说属夏官府。正四命。
官署名。元朝置。秩正三品。隶吐蕃等处宣慰司都元帅府,掌礼店、文州(今甘肃文县、礼县)军民政务。设达鲁花赤、元帅、同知、经历、知事各一员,镇抚二员,蒙古奥鲁官二员。下辖礼店文州蒙古汉军奥鲁军民千户所,秩
官名。北魏置。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定为九品上,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未见。
官名。魏晋北朝与都兵郎互称,为尚书省都兵曹长官。参见“二千石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