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隆祥使司

隆祥使司

官署名。元朝置,秩从二品,隶太禧宗禋院。文宗至顺二年 (133) 由隆祥总管府改立。置司使四员,同知、副使、司丞各二员。下辖普明、集庆万寿、元兴营缮都司等机构。


官署名。元置,属太禧宗禋院,掌大承天护圣寺钱粮出纳及营缮之事。天历二年(公元1329年),中宫建大承天护圣寺,置隆祥总管府。至顺二年(公元1331年)升为隆祥使司,秩从二品。设司使、同知、副使、司丞,所属有经历、都事、照磨兼架阁,令史、译史、通事、知印、宣使、典吏;领普明营缮都司,元兴营缮都司,宣农提举司,护圣营缮司,平江善农提举司,田赋提举司,善盈库,荆襄等处济农香户提举司,龙庆州等处田赋提领所,平江、集庆、崇禧田赋提领所,集庆、崇禧财用所等机构。

猜你喜欢

  • 火药局管理大臣

    即“管理火药局大臣”。

  • 左右前后中校丞

    官名合称,西汉置,各掌佐令帅所属工徒修建宗庙、宫室、陵园等土木工程。详“左右前后中校令”条。

  • 寺互令丞

    官名。西汉时卫尉的属官有寺互令及丞。互指行马,是一种禁人通行的器具。《周礼·秋官》:“脩闾氏掌比国中宿互��者。”宿,谓守卫者;互,谓置行马以禁行人者;�&#

  • 捐纳

    封建政府准予士民捐资纳粟以得官之法。秦始皇四年(前243)因灾荒大疫,准百姓纳粟千石,拜爵一级,始行捐纳之例。嗣后历代相沿,或因赈灾,需饷,因边储,兴工,遇有度支不济,即准士民捐银,授予官职。至清朝,

  • 簿曹书佐

    官名。汉朝司隶校尉及州部佐吏,主簿书。官名,汉置,为司隶校尉属官,掌簿书。见《后汉书·百官四·司隶校尉》。

  • 昭信将军

    官名。南朝梁置。武帝天监七年 (508)定为施用于境外的武职二十四班中的十四班,拟轻车将军等号,大通三年 (529)定制后,仍拟轻车将军。

  • 官品

    官员的等级,参见“品”。

  • 左戎卫大将军

    官名。即左领军卫大将军,唐高宗龙朔二年(662)改,咸亨元年(670)复名左领军卫大将军。

  • 准尉

    陆海空军官佐等级名。见“尉官”。

  • 副司幄

    官名。又名“署司幄”。清朝内务府武备院所属北鞍库之属官。协掌帐房处事。初名“委署帐房头目”,额设三人。乾隆三年 (1738)定为八品职衔。二十四年改是称。三十六年定为六品职衔,食七品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