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运使司省称。官名。宋朝转运使掌管漕运,所以也称转运使为漕司。唐朝设转运使,宋朝沿袭其制,在转运司设转运使。起初,转运使只负责粮饷转运等事,后来兼理边防、盗贼、狱讼、钱谷等事,成为一路高级地方行政长官
官名。魏晋南北朝时中正的属官,根据乡里的评论写出对本地士族的“品”、“状”,再由中正裁定。还负责管理记载品、状的黄纸。中正的属员。《晋书·孙楚传》载:“初楚与同郡王济友善,济为本州大中正,访问铨邑人品
官名。见“公府金曹”。
刺史等地方长官的别称。《晋书·周访传》:“二君皆位至方岳,功名略同。”
官名。见“中藏府令丞”。
官名。太平天国设置,为天朝典官,掌制造铜器。员额二人,官阶为职同指挥。
清朝“健锐营”之别称。
官制用语。北魏孝文帝太和十七年(493)职员令规定在每品内分三个等级,称上、中、下三阶。太和二十三年复次职令,改为自第一品至从三品内不分阶,自第四品至从九品每品内分上、下两阶,不过属于某品下阶的官职,
官名。太平天国后期翼王殿之新设职官。乃翼王石达开率部出走后自置。
清代内阁所属特开的修书馆。见“内阁修书各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