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APP>历史百科>古代官职>鱼袋

鱼袋

官员服饰。唐高宗永徽二年(651)定制,五品以上官随身佩鱼符,以明贵贱,应征召。其制左二右一,太子用玉,亲王用金,百官用铜,皆题姓名于符,并以袋盛之,故谓鱼袋。咸亨三年(672)规定,三品以上其袋饰以金,称金鱼袋,五品以上饰以银,称银鱼袋。玄宗开元(713—741)以后,赐服绯、紫者例赐鱼袋,故有赐绯鱼袋、赐紫金鱼袋之说。其都督、刺史及二品以上散官、五品以上致仕官、检校官、试官、内供奉等,亦皆赐佩。宋初其制多缺,太宗雍熙元年(984),始赐内外升朝文武官,衣紫服者饰以金,衣绯服者饰以银。亲王及武官内职将校皆不佩。金朝唯皇太子佩玉双鱼袋。


高级官员的佩饰。其制始于唐,《新唐书·车服志》说:“随身鱼符者,以明贵贱,应召命,左二右一,左者进内,右者随身。皇太子以玉契召,勘合乃赴。亲王以金,庶官以铜,皆题某位姓名。官有二者加左右,皆盛以鱼袋,三品以上饰以金,五品以上饰以银。刻姓名者去官纳之, 不刻者传佩相付。”开元中,许致仕者佩鱼终身。此后凡百官赏绯、紫必兼鱼袋,谓之章服。武后时一度改鱼为龟,中宗时复改为鱼。宋沿唐鱼袋之制,以金银饰为鱼形,公服则系于带而垂于后,以明贵贱,不再如唐制兼有符契的作用。

猜你喜欢

  • 军司空令

    官名,为军司空长官,掌军事工程及囚徒。因当时的工程皆用囚徒,故兼管囚徒。《汉书·冯奉世传》:“乃学春秋涉大义,读兵法明习,前将军韩增奏以为军司空令。”武官名。汉置,冯奉世曾任前将军增的军司空令,见《西

  • 军器丞

    即“军器监丞”。

  • 太祝令丞

    官名。汉代太常的属官有太祝令及丞,景帝中六年(公元前144年)更名太祝为祠祀,武帝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更名庙祀,东汉时复称太祝令丞。又有祠祀令一人,属少府。东汉太乐令秩六百石,主管祭祀时赞祝及迎

  • 通直散骑侍郎

    官名。东晋元帝太兴元年(318)使员外散骑侍郎二人与散骑侍郎通员当值,故名。后增至四人,属散骑省。职同散骑侍郎,参平尚书奏事,兼掌侍从、讽谏,地位较高。南朝属集书省,宋以后地位渐低,常授衰老之士,多为

  • 左尚方

    官署名。参见“尚方”。官署名,秦汉置尚方,由令丞主持,掌造皇室所用刀剑玩好之物,属少府,西晋置左、中、右三尚方,南朝置左、右尚方,一令一丞,皆掌造兵器。见《汉书·百官公卿表上·少府》、《晋书·职官志·

  • 宣徽使

    官名。唐宪宗元和(806—820)中置,以宦官充任,渐为宣徽院长官,总领内诸司使及三班内侍名籍,掌其迁补、郊祀、朝会、宴享供帐,检视内外进奉名物。五代迄宋,因事简官尊,常以枢密院官兼。宣徽院分南、北院

  • 倒塌岭节度使司

    官署名。辽朝置。负责督察达里底、谟葛夫等部,始置于道宗清宁九年 (1063)。

  • 王官

    商、周王室的官位。《左传· 定公元年》:“若复旧职,将承王官,何故以役诸侯。”

  • 太子内阁帅

    官名。北齐置。属太子门下坊斋帅局,员二人。负责东宫侍卫。

  • 指一级官署。清朝设置广泛,然名称各异,地位悬殊。如军机处、太常寺工程处、粘竿处、侍卫处等。至清末,始作为中央各部下属机构。官署名。(1)中央行政机关。如清末所设的财政、练兵、税务三处,各以大臣为主官。